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机器、智能与人类的未来 (1)

2016-02-21 11:14:33      参与评论()人

书店巡按

人工智能的概念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整整六十年。过去的这个甲子里,围绕“人”、“机器”、“智能”,从各自的概念争论到三者之间的关系定义,这个学科(领域)并未像其他学科一样由分裂走向统一,而是继续在各自战线上讲述未来的故事。

在人工智能领域,马文·明斯基是一位颇受争议的人物。一方面,正是他和约翰·麦肯锡、克劳德·香农等人在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上正式提出“人工智能”的名词,并引领了MIT的人工智能研究;另一方面,也正是明斯基在一本名为《感知机》的书里的断言,导致以神经网络研究切入人工智能的努力陷入困境,并最终停滞。更具讽刺意义的一点在于,近几年来人工智能再次兴起的主要原因来自神经网络的新突破——深度神经网络,正是这种技术在诸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上的发展,才再次让人工智能走向一个新的春天。

即便这样,明斯基作为人工智能的领袖级人物,其中文版新书《情感机器》还是值得一读。笔者写作本文期间,这位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驱去世,享年八十八岁。本书延续了明斯基作为“根正苗红”的人工智能研究者对人工智能的定义:通过研究人类大脑的思维模式尤其是情感表达模式,我们能否制造出像人类一样可以理解并会思考的机器?

过去五十年来,围绕构建与人类智能匹配的机器智能还是打造增强人类生存的机器智能,一直都是泛人工智能领域争议的话题。之所以说“泛”,是因为1990年代以后,依托PC、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包括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的研究者不再将自己的研究领域描述为“人工智能”。这显然是为了避免其研究的领域被人工智能寒冬所影响。但客观上,这些人工智能曾经不屑一顾的“小规模”创新还是为这个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比如IBM的那两个超级计算机:深蓝与沃森。

在深蓝计算机打败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洛夫之后,与马文·明斯基齐名的另一位“人工智能之父”约翰·麦肯锡表示:这场胜利并不值得多少喝彩,“我们也许有些科学建树,但更多的成就是我们创造了飞得快的果蝇。”(这里的果蝇是指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大突破)不过,对当时的公众来说,深蓝——这个可以打败世界上最强大脑的计算机,依然引发了人们对于机器智能即将超过人类的不安。或许是公众的不安导致IBM最终也没有继续推进深蓝的“公关活动”,人类战战兢兢地走到二十一世纪。

计算机沃森的登场显然经过了精心的策划和安排,在完成《危险边缘》的首秀之后,蓝色巨人立刻启动新的宣传攻势,成功地将沃森定位在“辅助人类更好地完成工作”。你会在各个新闻渠道看到,沃森成为医生的好助手,帮助医生从过往的文献中搜索重要的医疗信息,再比如,沃森还来到一些足球队中,成为主教练的新助手。IBM显然不希望深蓝的“成功噩梦”再次重演,毕竟,对一家销售IT软硬件和服务的厂商来说,让公众接受以下事实至关重要:IBM打造的人工智能是为人类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