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读不完的书

2016-05-01 09:40:19      参与评论()人

先来看看每次得书都要进行数目字管理的子善老师最近又收了什么好书。

@上海陈子善:得书记(546)巴金《随想录》港版1987年七印、潘伯鹰《中国的书法》港版1959年再版、魏格铭《永不休战》1974年初版、吴伯箫《羽书》1982年初版、菡子《万妞》1978年初版、古龙《沧桑闲话汪政权》1970年港初版。旅港二十八个小时,除参加鲍耀明先生追思仪式,走了两个旧书店,得书若干,均品好价廉者。尤其古龙这本,是否真出自他手笔,待考,即便伪作,也很好看也。

@上海陈子善:得书记(544)《怨女》,张爱玲著,1968.7台北皇冠出版社初版,列为“皇冠丛书第一六七种”。张爱玲作品1968年起正式进入台湾,依次为《秧歌》《流言》和本书,但本书长期未见初版,无法确定,而今终于得见(版权页所示)。与本书同月出版的还有《张爱玲短篇小说集》(即《传奇》增订本),但丛书编号为一六八也。

爱书的陈老师也透露了刚刚过去的“世界读书日”他在读的书。

@上海陈子善:今天世界读书日,日前有媒体问正在读什么书?答:木山英雄著《人歌人哭大旗前:毛泽东时代的旧体诗》。此书木山先生写了很久,我们在日本在上海见面时,他都提起过。后来日文版出版了,现在中译本也出版了。对我而言,很值得一读。当然,限于史料,像谢泳兄介绍过的洪传经等的旧体诗,木山先生的书未能论及。我想,如果他读到了,一定也会评论。

读书日里有好多纪念日,盛宁教授给大家科普了读书日为什么恰好和莎士比亚生日同一天。

@盛寧:为什么将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日”(读书日)?是因为这天正好是一些著名作家的生卒日?例如大家比较熟悉的,莎士比亚的生日和忌日同是这一天,塞万提斯的忌日、纳博科夫的生日也是这一天,另外还有冰岛作家、1955年诺奖得主哈尔多尔·拉克斯内斯也是这天生人。

陆扬教授也在读书日里转了一个钱锺书先生的段子。

@雲中上師:好地方,老清华外文图书据说既多且好,最重要的是,在院系调整时,没有给隔壁拿走,完好保存下来了。//@传说中的Curator:世界读书日,清华大学一百零五年校庆,图书馆老馆大库开放了。走进1919年落成的老馆书库,踏上玻璃地板,走在一排排书架之间,想到当年罗家伦校长问钱锺书来清华读什么,钱锺书回答:“横扫清华图书馆。”

中华书局一直有“读者开放日”的传统,总经理徐俊先生晒了编辑人的内部出版物。

@中华徐俊:《春华集》中华书局员工文选2015,赶在今年读者开放日前出来,真心应景。一年当中,同事们写作这么丰富(限于篇幅多有割爱),令人欣喜。

记得前年《史记》修订版出版,是许多读书人网上购大书时的必选,今年的必选,要变成《辽史》了。徐先生颇动情地在《辽史》的出版信息里致敬了刘浦江教授。

@中华徐俊:今天见到修订本《辽史》样书!修订组经过历时六年的会读校订,主持人刘浦江教授在生命最后的半年,坚持完成统稿。修订组与编辑组通力合作,又经过一年多编辑加工和复校,完成定稿。一部高质量的《辽史》修订本,一个茁壮成长的学术团队,浦江兄虽不能亲眼及见,也足以告慰泉壤了!

再来看看最近有什么值得关注的新书。

罗新教授力荐李新峰教授新著:

@罗新PKU:今年所出史著中,当得起“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除了@雲中上師《清流文化与唐帝国》之外,就是@大散关这本《明代卫所政区研究》。后记中说:“本书的目的,就是将复杂的历史现象,用迂曲拖沓、庸人自扰的复杂论证,变得简单一点。”绪论对制度史三种新潮流的分析和对该书方法的说明,即有此意味。

喜欢推荐好书的罗教授还应景地推荐了The Uncommon Reader:

@罗新PKU:女王万寿嘉庆,应该重读阿兰·本尼特这本《不寻常的读者》。故事从一个寻常的宫廷日子开始,女王遛狗偶然闯进一个停在宫里的流动图书馆车,开始其阅读生涯,越读越上瘾,渐渐厌弃政治,而在阅读遭到周围人们压力的情况下,终于决定退位,一心一意去读书。书中借女王之口,说出了许多有关阅读的警句。

但汉松老师推荐的书则有关莎士比亚:

@洛之秋:《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太好看了,近年来读到的最精彩的一本小书!这个“小”不是因为格局小,而是入眼点小,从杯皿刀剑便帽入手谈莎翁的时代,不管是否熟悉莎剧的读者都能欣然会意。更值得一说的是范浩的译笔,太曼妙了,还能用汉语古风翻译十七世纪荤段子……

@洛之秋:读《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另一个小收获:切斯特主教乔治·卡尔顿所著《天恩庇难录》1627年出版后,指控天主教教徒在詹姆士一世的英国制造各种恐怖阴谋,该书名震一时,影响巨大。卡尔顿主教缩写G. C.,正是乔伊斯《死者》中男主在亲英杂志发文时的署名,难怪爱尔兰民族主义者Ivors会对这个缩写格外敏感。

但老师还补充:“这本书是从BBC Radio4的同名系列节目改编而成,二十集的节目现在BBC Radio上可以提供收听和下载,到时候和译本对照着听读,会别有趣味。”

对了,这本书毛尖老师最近也推荐过。毛老师认为,我们现在对莎剧的改编,“完全是在人性上做文章,这是很软弱的。莎士比亚的厉害就在于,他有人性有政治,两个接得非常好。”

最后,我们来看看科学青年怎么读书。万维钢老师的书越来越火,《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一书》出了韩文版的消息没两天,这本书又上了罗辑思维读书会热销榜的第一名。阅读视野开阔的万维钢老师已经不是第一次夸福山了:

@GK同人于野:到底怎么算达到了中产阶级,有人说年收入多少钱,有人说得看从事的是什么工作。我看最合理的定义,还是来自福山的Political Order and Political Decay:是不是中产阶级,得看你跟政府有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如果你对收入税、房产税、什么节能环保的补贴政策非常敏感,你就是中产阶级。这样的中产阶级人数越多,政府就越开明。

录入编辑:任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