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十二五”期间上海文创产业有哪些成就

2016-05-05 11:31:58      参与评论()人

文化产业园区“越界”与徐汇区政府和腾讯在园区内共建了腾讯上海创业基地,孵化了一批创业企业。

过去5年,上海市的电影完篇数量达到50部,备案数量、出品量显著上升;上海观察、澎湃、界面等新媒体纷纷崛起;文广集团完成百视通和东方明珠重大资产重组;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登陆上证主板……

这是上海市文创产业交出的部分“十二五”规划答卷,在这期间,上海市文创产业总产出和增加值从“十一五”末的5499亿元和1673亿元,快速增长至2014年末的9054亿元和2833亿元,翻了近一倍,2015年实现占本市GDP比重12.1%,年平均增长率接近14%。而未来,如何推进文创众创空间建设、聚焦文化创意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跨界融合,成为下一阶段的关注焦点。

昨日,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上海市政府举行。会上总结了“十二五”期间上海文创的成果,并发布了《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对未来工作作出规划。

“现在文创产业供不应求,但是另一方面,真正有创意的文化产品又比较少。”会上,副市长、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副组长周波表示,推动上海时尚之都、品牌之都、设计之都建设,文创产业非常重要。他举了五一期间“迪士尼小镇”爆满的例子,“这说明市民可去休闲娱乐的地方还是太少,如果各区文化产业配套都比较完善,也有较好的商业融合 ,情况会得到很大改善。”他指出,在用户需求升级的情况下,文创产业的技术也要升级,如拥抱互联网 、加强品牌创新理念等,同时,政府在文创领域也要放松管制、允许失败,建立一套宽心的体制,保障企业的利益,对失败的部分也要容错。

东华、同济:高校优势聚集文创产业方向

会上,除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业,复旦、交大、同济、东华、上音、上戏、上大、上财等一批高校的出现颇为亮眼。

近两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热点,而注重创意、体量上“船小好调头”的文创产业也因此成为创新和创业的集中地。

创新需要人才、创业需要场地。上海有丰富的高校资源,如何将高校的人才、知识储备对接创业园区,转化为文创产品,成为会上关注的内容之一。

在《2016-2018年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项目表》中,两个以高校为中心的重点项目引人注目。

东华大学作为一所高校,将负责“上海国际时尚创意楼宇”项目。该项目属于“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的一部分,这一构想早在2012年就已经提出。当时,时任东华大学校长的徐明稚介绍,核心区的建设可概括为“一中心、一学院、一基地、一楼宇”,即成立一个国际时尚创意学院,打造一个国际时尚发展中心,建设一个新锐设计师的创业孵化基地,建造一幢承载以上学院、中心、基地的标志性大楼。“上海国际时尚创意楼宇”属于其中的“一楼宇”。

据早报记者了解,目前“一中心、一学院、一基地”都已完成。“上海国际时尚创意楼宇”也已拿到批文。4月26日,东华大学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启用,为大学生创业团队及企业提供资金、孵化办公场地、创业咨询及配套创业服务。目前已有19家大学生企业入驻,文化创意类企业占比近60%。在“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众多文创企业聚集的环境中,学生实习、工作均有众多选择,而入驻的大学生创业设计工作室,在相关产业围绕的氛围中,也能够边学习边创业。

与东华大学的时尚产业对应,杨浦区规划了“环同济现代产业设计集聚区”,这一创新产业集聚区以同济大学在工业设计、建筑设计领域的优势为核心,依托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及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积极提升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市政规划设计、时尚设计等设计产业的集聚。

越界:特色文创园区孵化创业企业

推进众创空间建设的另一种方式则是以企业为依托,建立文创园区,以硬件优势把创业企业集中起来“孵化”。

“越界”是上海的一个文化产业园区品牌,成立9年,目前旗下已有23个产业园区。品牌所有者、上海锦和商业经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郁敏君分享了关于文创产业园区建设、孵化的经验。

郁敏君表示,“越界”自2007年成立以来,目前超过千家企业入驻,包括大众点评、58同城、德国毕克加特纳(上海)公司、光韵达3D打印、篱笆网、芳草地画廊等知名企业。2005年营收达到86.3亿元。

产业集聚效益产生以后,“越界”与徐汇区政府和腾讯在园区内共建了腾讯上海创业基地,以上海为中心建设了全国产业型众创平台。截至2015年底,共孵化项目60个,总估值16亿元,融资31个项目,就业8000余人。

“一批中小企业从园区起步,逐渐成长为品牌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郁敏君举例,唯品会2015登陆纽交所,游族影业2014年成为A股上市游戏第一股。这些企业都从园区走出。

此外,园区在公共服务建设上想了很多新招,“我们打造了园区公关服务平台‘i越界’,为园区中小文创企业提供急需的招商融资、人才培训、政策宣讲、商务服务、法律咨询、品牌推广、党群服务等配套服务。”

录入编辑: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