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敲,敲,他终于敲开了诺贝尔的门

2016-10-14 12:10:06      参与评论()人

■美国音乐家、诗人鲍勃·迪伦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获奖创造了历史

鲍勃·迪伦(右)与诗人艾伦·金斯堡(左)在凯鲁亚克墓前共同祭拜,艾伦·金斯堡曾写推荐信希望鲍勃·迪伦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16年10月13日下午1点,瑞典学院将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75岁的美国音乐家、诗人鲍勃·迪伦。诺贝尔文学奖的奖金为800万瑞典克朗,折合约610万元人民币。

《综艺》评论说, 鲍勃·迪伦的获奖打破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传统。传统上,获奖者的得奖依据是其出版的书籍,尽管迪伦出过诗集、一本写生集以及一本名为《编年史:卷一》(Chronicles: Volume One)的回忆录,但他的主要成就是在流行音乐领域。鲍勃·迪伦的获奖创造了历史,如同当年丘吉尔以二战回忆录、罗素以哲学著作获奖一样。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出的颁奖理由是“鲍勃·迪伦在伟大的美国民谣传统中创造出新的诗歌意境”。自1993年小说家托妮·莫里森获诺奖以后,鲍勃·迪伦是二十多年来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人。

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常任秘书萨拉·达尼乌斯说,75岁的迪伦是“英语文学传统中的伟大诗人”,她将迪伦的作品与古希腊两位诗人荷马和萨福的作品相提并论。达尼乌斯还对记者说,她希望瑞典学院不会因为这一选择而受到批评。

“迪伦出版的大量专辑均涉及社会环境、宗教、政治和爱情。”也许是为了防止大家批评迪伦很大程度上被视为一个音乐家的事实,瑞典学院在一个简短的声明中表示,“迪伦的歌词一直在出版新的版本。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惊人地多才多艺,在绘画、表演和写作方面都积极而活跃。”瑞典学院补充说,“自1980年代末以来,迪伦维持着标志性的偶像地位,他对当代流行音乐的影响是深刻的。”

有意思的是,在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前几个小时,Twitter上一个自称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的账号称自己已经获得诺奖。过去一两天,中国诗歌界一直在流传阿多尼斯获奖的消息。

与其说他是音乐人

不如说他更加是诗人

国内知名乐评人孙孟晋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其说鲍勃·迪伦是一个音乐人,不如说他更加是一个诗人。

“他早期的唱法和诗有很大关联,歌词的创作受金斯堡等垮掉的一代影响很大。他善于把各种意向写进诗里,有时候用嘲讽的方法,有时候又特别悲伤,比如我很喜欢的一首《Sarah》。”孙孟晋说,“他的文学造诣很高,回忆录《编年史》是音乐家的回忆录中最棒的。他对人性看得特别透彻,也喜欢恶作剧,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我觉得这个奖对他就是锦上添花,他获不获诺奖,都不影响他在我们音乐人心中的地位。”在音乐评论人郝舫看来,鲍勃·迪伦首先是一位音乐家,“他的歌词如果单独印出来,照着读,力量就没有和音乐在一起时那么大。但他也是一位作家,他在遣词造句、文字节奏感上确实伟大。在我看来诺奖是比较传统的,趋向比较稳定的文体风格。这次(颁给鲍勃·迪伦)或许有一种含义,就是肯定一种比较离经叛道的美学风格。鲍勃·迪伦的歌词晦涩、隐喻、富有哲学,虽然在现在看来不是最前卫的,但它象征着一种美学风格。”对于一些国内批评家的质疑,郝舫告诉早报记者:“鲍勃·迪伦的文学修养是不容置疑的。很多人说不好,我想是不了解造成的隔阂。迪伦对当代文学艺术和思想史的巨大影响无可否认。我只是很好奇,他本人对于诺奖是什么态度。”

民谣歌手钟立风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鲍勃·迪伦不仅是一位歌者,更是诗人、反战英雄,也是一个传奇、一个巨大的文化符号。而他所有的这些能量,是由他的音乐带出,给世人警醒、希望和安慰。”

艾伦·金斯堡

推荐提名迪伦

1996年1月,一个以挪威为基地的委员会开始筹划并准备为鲍勃·迪伦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为此,艾伦·金斯堡特地撰写了一封推荐信。

1997年8月,来自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英语与艺术教授戈登·鲍尔代表竞选委员会,为鲍勃·迪伦正式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宣读了艾伦·金斯堡的推荐信。信中写道:“虽然他(鲍勃·迪伦)作为一个音乐家而闻名,但如果忽略了他在文学上非凡的成就,那么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事实上,音乐和诗是联系着的,迪伦先生的作品异常重要地帮助我们恢复了这至关重要的联系。”

之后,从1998年到2004年,甚至2015年,迪伦每年都被提名。鲍勃·迪伦的粉丝还特地建立了一个名为“Expecting Rain”(来源于鲍勃·迪伦的歌词)的网站,声援其拿诺奖。但在博彩公司历年开出的诺奖赔率表上,鲍勃·迪伦一直不被看好。

诺贝尔奖帮他完成从

音乐到文学的彻底转型

鲍勃·迪伦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已收获了格莱美奖、奥斯卡奖和一个金球奖。如今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将文艺界的最高奖项悉数解锁,同时成为23年来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人。

《编年史》于2005年出版,《华盛顿邮报》评论:“一本历时三年在手动打字机上敲出来的回忆录,最终证明其作者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师,一位引人注目的文化观察家,和一位化装成荡秋千演员的诗人。我们早就知道迪伦会写,然而我们没有想到这位摇滚老江湖可以用如此热情、怜悯和深邃的眼光回顾往昔的岁月。”

2006年,这本《编年史》(Chronicles)就被引进到了中国。在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后,这本书的中文版策划人、编辑杨全强接受了早报记者的采访。接通电话时他仍处于震惊中,自称完全没想到十年前出于兴趣做的一本书,竟成为鲍勃·迪伦这位新晋诺奖作家在国内的唯一一本书。他感慨道:“音乐人、诗人一直是鲍勃·迪伦游离着的双重身份,诺贝尔奖帮他完成了彻底的转型。”

回忆起十年前引进《编年史》的经历,杨全强称,当时仅仅是将鲍勃·迪伦音乐类选题出版。这本书最初是作为乐迷收藏推出,上市后销量很好,仅2006年一年就销售了2万册,并且不断加印,共重版了三次。

杨全强曾委托版权代理公司跟鲍勃·迪伦联系,希望他能为中文读者写几句话、签个名什么的,但得到的反馈是,迪伦拒绝干这种事。杨全强称自己一方面觉得有点遗憾,毕竟如果迪伦专门为中国读者写个序,对于书在中国的销量,会有较明显的提升。另一方面他也暗自庆幸,迪伦没有让他失望,六十多岁的迪伦仍然像二十几岁时那样,不屑任何人,不屑任何事。

杨全强表示,《编年史》推出的十年间,他已意识到这是个有诺贝尔级潜质的作家。“我的确想过他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性,他是有这个实力的。他的歌词不仅仅是音乐领域的,也是非常厉害的诗歌,他的文学创作具备所有好作家的特质。”

录入编辑: 朱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