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是谁偷走了中国编舞人的创意?(1)

2016-10-28 14:01:14      参与评论()人

■上海国际艺术节召开“国际芭蕾创作与编舞:现状与未来”论坛 为中国芭蕾发展寻觅良方

参与“国际芭蕾创作与编舞:现状与未来”论坛的国内外舞团艺术总监、编导、专家。

创作是芭蕾的核心,编舞是芭蕾呈现的载体,这两个元素决定着一部舞蹈作品的优劣,可谓“芭蕾之魂”。

当前,中国芭蕾舞坛与国际芭蕾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与世界优秀芭蕾舞团相比,中国芭蕾在创新与编舞方面也有待提升。

10月26日,上海国际艺术节召开舞蹈论坛“国际芭蕾创作与编舞:现状与未来”,以“创意,卓越芭蕾舞团的灵魂”为主旨,召集一众舞团艺术总监、编导、专家开讲,针对创新/编舞这一薄弱环节,为当下中国芭蕾发展的瓶颈问题寻找药方。

承担风险是创新的一部分

瑞德·安德森担任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艺术总监二十年了。1969年,19岁的他进入斯图加特,在时任艺术总监约翰·克兰科的培养下一路成长。

谈起芭蕾创作,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克兰科。在克兰科掌团的12年(1961-1973)时间里,国际舆论曾用“斯图加特奇迹”形容该团的崛起和如日中天的盛名。

安德森说,克兰科非常关注年轻舞者,很早就成立了“青年编舞工作坊”,鼓励有编舞欲望的舞者独立创作,并为他们提供表演者、表演场地等协助。克兰科为了保护青年编舞的创作个性和发挥空间,他会为他们提供点拨,但绝不动手改他们的作品。“青年编舞工作坊”至今已有50年历史,依利·基利安、约翰·诺伊梅尔、威廉·福赛斯等编舞大师,都是从这里脱颖而出,走向国际舞台。

和斯图加特一样,荷兰舞蹈剧场在青年编舞的培养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其对编舞的重视,和斯图加特渊源颇深——一手将荷兰舞蹈剧场推上当代芭蕾之巅的依利·基利安,就是从斯图加特“青年编舞工作坊”走出来的,深得克兰科真传。

1975年,基利安出任荷兰舞蹈剧场艺术总监。除了固定的驻团编舞,荷兰舞蹈剧场还会从世界各地广招签约编舞、客席编舞,每年出产9部左右的新作。同时,舞团还成立了一个名为“Switch Choreografen:From dancer to Choreografer”(转变)的工作坊,向每个试图一展编舞之才的年轻舞者开放。

在论坛上发言的马蒂·维尔斯基,便是荷兰舞蹈剧场的签约编舞之一。

2001年,维尔斯基以舞者身份进入荷兰舞蹈剧场,2006年首次受邀为舞团“未来编舞家”计划创作,“编舞计划给我的未来打开了一扇门,让我感到自己还能进步。”维尔斯基说。

编舞时,维尔斯基强调自己要编的始终是当下的所思所想,“我是什么,我此时此刻的情感,或者世界上发生了什么,而并不局限于我所在国家(法国)的现状和历史。这样你才能获得极大的创作空间,如果只局限于本地的主题和特质,会非常受限。”

“舞蹈的未来就是要把不同元素结合在一起,最好的作品常常是‘混血儿’。”创作过程中,他不怕风险,因为承担风险本身就是创新的一部分,“如果你不愿承担风险,害怕犯错,那你就不可能有原创的东西出来。”

那么,谁才是青年编舞“犯错”的坚强后盾呢?维尔斯基认为,舞团或者相关艺术机构,都应该有助力青年编舞成长的平台和制度,“通过承担风险,激励年轻人发挥自己的创意潜能。舞蹈需要创意,甚至是超过了技术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