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戏剧 > 正文

谁能成为下一个“《战马》”?(2)

2016-01-15 09:16:15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同时,这个戏的创作过程还可以让我们得到一个极好的启示——看《战马》也要看到它的背后。对中国的文艺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在借鉴西方洋为中用的时候,除了去西方大都市拷贝人家豪华的大制作,更应该学学他们是如何珍视草根的民间艺术的。在这一点上,《战马》和《狮子王》倒又很相像。这两个戏各自极具特色的舞台形象的最初灵感都不属于英美的主流文化,而是从处于边缘的非西方文化里面“拿来”的。《狮子王》的导演朱丽·泰摩曾经在印度尼西亚住过好几年,潜心学习那里的偶剧,后来把这些用到了百老汇的舞台上;她请的作曲家则是非洲人,所以《狮子王》满台多元文化色彩斑斓,完全掩盖了那个一元独霸的隐含主题。《战马》中马偶的灵感和技术都来自南非,以前我们多数人几乎都不知道南非有什么重要的艺术,在金砖五国里南非的经济也不是最好的,但是,英国国家剧院的艺术家就在那里发现了极为高超的人偶艺术。曾是百老汇明星的王洛勇对这一点也深有同感——我们中国人舞了千百年狮子,怎么就没想到舞狮子也可以用到新创作当中去?现在我们一门心思学西方,说不定哪天欧美人学了我们的舞狮子,倒创出新作品来了,就像好莱坞做《花木兰》和《功夫熊猫》那样。在所有的非西方国家当中,中国文化资源应该是最多的,现在还是这样吗?我们在做些什么呢?有些人在使劲申遗,说要把遗产保护起来;另一些人则使劲学外国的新潮,像当年引进化纤和汽车一样,买流水线来拷贝。这些当然都应该做,可是我们有多少人想到过让这两者碰撞一下,撞出些新的火花,创作出全新的作品来?

西方的戏剧文化比我们繁荣太多——尤其是按人均来看,我们当然要学人之长,最重要的是要学他们的理念和方法,包括对多元民间文化的态度,也包括技术制作、舞台监督的严密机制。其实在后一方面,也不必认为好的机制全是西方人发明的。近一百年前开张的上海“大世界”是当时全球唯一的常年经营的娱乐超市,每天十几个剧场中午到半夜12小时滚动演出,进门只要一张通票,有一张报纸会告诉你,哪个剧场几点演什么戏,随时可以进去看——这些做法比1955年问世的第一个迪斯尼乐园早了整整38年。也就是说,就在现代,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也曾经走在过全世界的前头。中国观众观剧量极低,并非因为中国人就是不爱看戏,并非因为中国的文化与演艺无缘,不!中国人的智慧应该会在这个领域里再次辉煌。

《狮子王》走了,《战马》来了,下一个又会是什么?可能已经有考察团队在积极准备出国搜寻引进的对象了,但我更希望,有更多的创作团队开始计划,首先在国内好好找一找我们自己的被遗忘的文化资源。

(作者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