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戏剧 > 正文

林奕华的梁祝是一部偶像剧吗?

2016-04-19 04:04:26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在戏的题记里,林奕华写道,“拆散多少有情人的是‘社会’”。


林奕华的音乐剧《梁祝的继承者们》4月22日至24日将亮相北京保利剧院。这部剧的副标题是“Art School Musical”(艺术学院音乐剧),很显然与讲述美国高中生生活的音乐剧《歌舞青春》(High School Musical)或是以艺术学院表演系学生为原型的《名扬四海》有些关联。而主标题更容易使人想到的当然还是前两年热播的韩国偶像剧《继承者们》。这么说,林奕华真的打造了一部青春校园偶像剧吗?让林奕华一一给你解答。

拆解剧名

今天的偶像剧也比不上“梁祝”的前卫

关于梁祝、关于继承者们,林奕华是如此拆解剧名的:偶像剧建构的未来,旨在“对他者或自己的幻想成真”,也就是说“成为别人(王子、公主)”;而“继承”的意思是,把别人的光环套在自己头上,“你做的不是真的自己,而是希望别人喜欢的自己”。

林奕华说,《梁祝的继承者们》这个剧名,正是“针对这种被动提出的主动”。中国民间传说中的“梁祝”,不是传统的大团圆结局,这个说了几千年的故事在今天仍然有它的价值,林奕华认为原因是“梁祝”是少数的追求青春浪漫主题的故事,“今天的偶像剧也比不上它的前卫。梁祝不是王子和公主,而是学生,是蝴蝶,这两样都是精神标志而非物质符号”。

不照搬原著

祝英台寻找自己,

梁山伯无法真正做自己

林奕华让“梁祝”发生在一所艺术学院里,在他眼中,“艺术不是一种谋生技能,而是人文精神的耕耘之地”。同样在大学任教的林奕华似乎有一种校园情结,过去他在《爱的教育》《爱在考试的季节》《我X学校》等许多作品中都涉及学校的主题。“现在很多年轻人踏足大学都会如同进入知识工厂和技能训练所,学的时候没有问,问的时候又只期望拿到一个唯一答案,这已经成为一种现实”。

林奕华表示,艺术却没有唯一答案可言,艺术要学的是冒险精神,“要敢于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和探索,这包括那个仍未被开拓的新大陆:你自己”。就像故事里的祝英台,在林奕华看来,她表面上去求学,实际上是去寻找自己。

故事并不完全照搬原著,比如林奕华觉得故事里祝英台是主动的角色,梁山伯更多是在配合她,“好像呆头鹅,就是你和他讲一些比喻他又没反应,你问他问题他又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梁祝的继承者们》中的梁山伯出生在艺术家庭,但在创作时却顾虑重重,反倒没有祝英台那样无负担的洒脱和自在。“一张白纸”的祝英台在面对空白的画布时,却可以让画布成为她想要的样子,而永远活在别人的目光中的梁山伯总是背负好学生的包袱,无法真正地做自己,就更别提拥有属于自己的作品。

首涉音乐剧

林奕华谱写了15首歌词,

创作出“新语法”

《梁祝的继承者们》是林奕华第一次涉足音乐剧,创作前,他特地飞往伦敦观看了西区的音乐剧,吸取经验,重新思考音乐剧是什么。音乐剧《玛蒂尔达》带给他启发:“我在英国看《玛蒂尔达》的时候,它的确是载歌载舞很有娱乐性,但同时它的思想内容也是很深刻的,因为它提出了一个很大的现实,这个现实不是通过歌舞被包装成一种神话,反而是让我们更去想,他们这么自由这么快乐,而现实里面我们是因为什么而不自由呢?我见到勇气”。林奕华意图创作出音乐剧的“新语法”,他认为音乐剧需要进步,“不仅仅是讲故事的方法,不仅仅是音乐,它需要有精神上的进步”。

《梁祝的继承者们》的音乐总监陈建骐是台湾著名的音乐人,金曲奖得主,与林奕华合作已有十年,默契非常,此次他作了剧中1/3的曲目,而林奕华谱写了全剧18首歌中的15首歌词。谈到为何坚持自己作词,林奕华提到他很崇拜的一位音乐剧作家史蒂芬·桑德海姆,“我喜欢他的几乎每一部作品,他比我幸运也比我幸福,他可以既写音乐又写词,我只能用文字来制造音乐性”。

《十八相送》是戏里对林奕华而言很特别的一首歌,“这首歌在梁祝的戏曲曲目里是家喻户晓的,我写词时既要保留神韵,又要另创时代气息下的新语境。我便想到用‘有一种水果叫如果,有一种花朵叫耳朵’的俳句,一直唱了十八对,好像山歌对唱。每个句子都会找到两个同音字,这两个同音字组成的词语又可类比,或是暗示,或为隐喻,组成一种音乐的特质。”

【关于爱情】

“梁祝”作为一个经典的爱情故事,在戏的题记里,林奕华写道:“拆散多少有情人的是‘社会’”。

“有情人的天地,是个小宇宙,它可以万事万物由心出发的被命名。在那样的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我们都喜欢对方是自己。换句话说,不要把不属于彼此的、外来的条件强行套在对方身上,比如要求对方穿别人的时尚,服务于自己的欲望。那么需要向别人炫耀自己的拥有,是因为有人觉得外界的认同比自己的感受更重要”。

林奕华认为,有情人的情,应该是每个人随心出发的情感力量,而不该把别人的认同都变成了自己心上的一把尺,让每一种爱情也随之模式化、条件化、利益化。他将这种活在别人认同中的爱情比作“橱窗购物”,“光逛不买”意味着不要责任,而“买了又买”则表示不知道自己真要什么。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陈然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