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戏剧 > 正文

观众还在难忘陈小二 陈佩斯却已经与他划清了界线

2016-05-19 11:27:09  东方早报    参与评论()人

后台排演中的陈佩斯

陈佩斯导演、主演的喜剧《戏台》,上周日结束在上海的新一轮演出,正如该剧登陆北京及其他城市时一样,陈佩斯主演“陈小二”系列小品斩获的粉丝,撑起火爆票房的半壁江山。这一群体数量的庞大,从网友参与评论陈佩斯新闻的热情上可以窥见。陈佩斯有意无意间,用火了让众多经纪公司头疼不已的“粉丝经济”。

“粉丝经济”无论翻新出什么样的花式,实质皆不过是如何让拥趸心甘情愿为自己的情意结买单。追捧者不吝钱财不惜体力,换回的不止一时的心满意足。偶像能否在商品社会暂时处于安全位置,越来越依靠“衣食父母”怎么“打赏”。

按王菲《开到荼蘼》的歌词,“一个一个偶像”心知肚明风水轮流转的残酷性,常常担心会被粉丝们视为“沉迷过的偶像”,因“都不外如此”,而“一个个消失”。“国民老公”们在没被加“前”缀之时大肆敛“钱”,不过是受游戏规则驱使。

但陈佩斯,至少表现得,并不在意观众是否对嬉皮笑脸的“陈小二”念念不忘。销声匿迹10多年后陆续交出的成绩单,导演或主演的电视剧《好大一个家》、话剧《托儿》《阳台》《老宅》等作品,说明的是他在与“陈小二”背道而驰的路上渐行渐远。

《戏台》中,陈佩斯饰演闻名全国的五庆班侯班主,这是一个披着商人外衣的文人角色,与“陈小二”的差距可谓“天上地下”。尽管眉梢眼角仍残留“陈小二”的印迹,但侯班主的言谈举止却带着发誓的意味,似乎要与那个留在众多国人记忆深处的滑稽小人物,彻底划清界线。

《戏台》在全国多地演出均是一票难求,某种程度上与陈佩斯2001年重出江湖,携话剧《托儿》全国巡演收获1000万元票房的性质一样,观众是为记忆深处的“陈小二”掏腰包,他们认为央视当年的侵权行为以及后续影响,阻断了“陈小二”持续为观众带来免费欢笑的可能,欠着陈佩斯、也欠着自身的情意结一张票钱。

而尽管话剧票价不菲,类似还完欠的电影票钱之后对某某某大喷口水的事件并未在陈佩斯身上发生的原因,是陈佩斯脱胎换骨的,不止自己的形象,还有喜剧的格局——他把喜剧由段子升级到篇章,好看好笑程度有增无减。非粉丝喜剧没把“陈小二”的拥趸赶跑,反让他们更认可陈佩斯。听闻陈佩斯从公众视野消失的那些年,潜心研究如何把喜剧升级,观众更对他多出钦佩与尊敬。

陈佩斯眼里,喜剧是异常理性的艺术,完整的结构和巧妙的形式需要精心设计,桥段要靠人物及逻辑冲突制造,是一项标标准准的技术活。这种技术早年曾被他不自觉地运用于小品表演,如今发展成系统的理论。故事流畅、结构严谨、桥段不停的《戏台》,是他娴熟运用喜剧理论的典范。

《戏台》把故事设置在军阀混战的民国时期,背景自行带出年代里的冲突不断。五庆班要携大名角儿金啸天在德祥大戏院连演三天,侯班主和戏院经理还没来得及为戏票售罄的消息击掌,便迎来一系列的意外。连环相扣的荒诞直冲观众而来,台下笑声与叫好不绝于耳。

如果观众有时间琢磨,会发现剧中除了“穿越”两字,并无其他与网络语言接轨的表述。不少观众习以为常的“荤笑话与荤段子二人组”,在剧中也没有搭档组成“亲爱的”,缠缠绵绵慢慢飞。几处与“荤”沾边的笑料,严格遵循该剧的结构,以工整的互文形式出现,只有女性声音的处理,则让这几处笑料生出点缀的野趣。

当洪大帅手中真实的枪制造的真实的死亡,让戏院上下、戏班前后把宝押在杨立新饰演的包子铺伙计身上(人人惧怕的“临时大总统”,只有他不识庐山真面目,反能降服),陈佩斯说过的“当事人的心酸”,慢慢从喜剧内核中蹦出,优秀的喜剧,往往拿悲剧衬底。

一出为讨洪大帅欢心而被数度篡改的《霸王别姬》,阴差阳错以原本面貌示众之时,悲怆的价值亦同步呈现。合不合洪大帅心意、明年的今日会否是自己的忌日均不再重要,老祖宗遗留的艺术瑰宝中的芳华与风骨,才是侯班主那刻所看重的。说到底,台上的他表面看是商人,骨子里是文人。

被“唤醒”的也包括台下的观众。说观众由此意识到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之美,未免有些夸张,但查阅评论,的确有一些随父母看戏的90后观众感慨京剧的璀璨,他们跟着父母的情意结走进剧场,却在继电影《霸王别姬》之后,对中国声音和中国表达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借民国往事对号入座的观众刷新的,不仅是对喜剧的认知,还有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如果就此论功行赏,除了陈佩斯多年来对喜剧的扎实研究,毓钺也应该带着剧本走上领奖台。

曾与田沁鑫、林兆华等话剧名导合作,写过新编京剧《关圣》、连台本戏《宰相刘罗锅》剧本的毓钺,是恭亲王的后代,自幼沉浸于文学与艺术的汪洋,创作的兴趣点之一是戏曲与话剧的融合。

陈佩斯和杨立新对外声称,拿到本子便预感到未来的轰动呈现。虽有一定的夸张,但剧本的文学底蕴的确值得细品。从字里行间浮现而出的寓言色彩对观众的启示,是《戏台》比众多喜剧高级的原因之一。

而这种意味高级的喜剧,近年来正逐渐被市场证明可以被观众接受。《戏台》之外,不久前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完成首轮热演的《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也是一例极好的说明。巧合的是,这部剧也把时代背景放在了民国。

《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包括《一只马蜂》《酒后》《瞎了一只眼》三部短剧,故事上没有关联,但说的都是民国知识分子的爱情与婚姻。因为笔触对准书生意气的群体,台词和情节都有极易变酸变迂的危险,可是对生活的热爱将剧作家拯救,本是民国物理学者的丁西林的笔下,既有观察的角度,也有转化的尺度。爱情小品虽发生在过去,今天品来也是妙趣横生——人类的生活经验,总能跨越时空发生碰撞。

《戏台》的好看与绝妙,也在于此。尽管灯服道效化携手精准复原了民国的时代风貌,但是虚虚实实的人物,却是由当下生活作为底色建构设置的。过去的误会让观众鼓掌,时下的视角与观众共鸣。包括文学、电影、戏剧等在内的优秀的作品,哪怕说的是旧时光里的老风情,也总有办法找到管道,与它的观众生发关联。

关于《戏台》的题外话是,在赠票横行的戏剧圈,陈佩斯团队严格依循市场规则卖票的举措虽然值得赞许,但他们似乎并不关心戏票是否真正卖到观众手中。陈佩斯的超高人气让黄牛一哄而上中途截获诸多戏票,观众加价购也要拼手气,不少人要花高于票面价格一倍甚至多倍的银子,为自己的情意结买单。黄牛固然打击不尽,但做演出的人都明白,他们手中的票,多数时候并非从票务网站提前买得的。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