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音乐 > 正文

《窈窕淑女》:重温60年前萧伯纳的糖衣炮弹(1)

2016-05-04 09:08:43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吴昕雨

这是一部经典浪漫喜剧,曾连续上演2700多场打破百老汇历来上座的歌舞剧纪录;囊括戏剧奖项最高荣誉的第11届“托尼奖”6项大奖;同名电影一举包揽8座“奥斯卡”小金人,更是主演奥黛丽·赫本演艺生涯中的里程碑代表作……音乐剧《窈窕淑女》的显赫身世早已令中国乐迷们期盼已久。今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期间,百老汇原版音乐剧《窈窕淑女》终于迎来60年后的中国首演。剧院爆满,观众反应热情、成熟,每首分曲结束亮相掌声雷动,每句幽默的台词都能引发全场默契大笑,似乎让人们忘却这是一部半个世纪前的非母语音乐剧。

一个看似古老、俗套的故事历经近百年还能在现代社会大放异彩仅因为它是灰姑娘的故事?也许并非如此。原剧本作者———英国大文豪萧伯纳在这层“麻雀变凤凰”的梦幻外皮下隐藏着的糖衣炮弹着实耐人寻味。

音乐剧《窈窕淑女》改编自萧伯纳戏剧作品《皮格马利翁》,讲述的是在爱德华时代的伦敦,语言学教授希金斯利用3个月时间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粗俗的街头卖花女伊莱莎改造成仪态大方、口音纯正的上流社会淑女。在改造成功之后,伊莱莎却无法忍受希金斯教授对她一再的忽视与言语上的轻蔑,最终伤心地离开了他。1956年美国作曲家弗雷德里克·洛伊和编剧家阿伦·杰伊·勒纳将其改编成音乐剧的版本,除了加入唱段、舞蹈,并相应调整场景与对白之外,人物关系、基本情节以及重要台词皆遵从原作。但值得注意的是,结尾却作了改动:在与希金斯大吵一架之后,伊莱莎最终还是选择回到希金斯身边。

结尾处,黯然神伤的希金斯独自一人坐在家中,伊莱莎回来了,希金斯听到她的声音难掩神情喜悦,却最终拿帽子缓缓盖住脸,说:“伊莱莎,我的拖鞋究竟在什么地方?”这个结尾处理颇令人玩味。希金斯的拖鞋在哪儿呢?这句台词曾经在第二幕两人第一次冲突时出现。彼时伊莱莎已成功变身淑女赴宴宫廷舞会。本以为所有一切都已美满结束,伊莱莎却崩溃大哭,她指责希金斯视她甚至还不如他的拖鞋。他的拖鞋,他习惯了他的拖鞋是属于他的物品,正如他已经习惯了伊莱莎的面孔、声音,习惯了伊莱莎的存在。所以哪怕希金斯不理解伊莱莎为何“发疯”,他依旧不能接受伊莱莎离去,更气急败坏于她考虑嫁给弗雷迪,甚至恶言诅咒。

在第二幕最后一首分曲《我已经习惯了她的样子》中希金斯难得袒露了他温柔的一面。然而,他对伊莱莎的坦白是“我已经习惯了你”而不是“我爱你”。这便是萧伯纳笔下尖锐的糖衣炮弹。希金斯满腹经纶、口若悬河,睿智冷静理性却自负专横;他不结婚是因为打心眼里看轻女性(例如唱段《为什么女人不能像个男人》);他会爱上这样一个他亲手打造出来的“伪淑女”吗?未必。他需要她,仅如需要一个女仆,需要一双拖鞋。萧伯纳的创作隐含着时代精神,他创作这部剧意在揭露上层权贵阶级的虚伪———恰逢英国编写牛津词典,上流社会利用口音来分别人的高贵贫贱,男权主义依旧统治世界,剧中的希金斯就是时代特征鲜明的男权代表。而19世纪末女权主义思潮蓬勃发展,萧伯纳对伊莱莎一角的设置,勇敢、自强、要求尊重与平等(唱段《没有你》表现女性独立),就是新时代女性抗争的表现。因此萧伯纳版本的结局是两人因各自理念不合(实为两种思潮的冲撞),分道扬镳。

而美国音乐剧改编版则更符合20世纪中叶观众的期待,男女两性矛盾并不一定要对立相争,共存也许才会磨合出新的解决方法。音乐剧最后用拖鞋设问,在根本上还是抓住了萧伯纳的创作原意。萧伯纳写作的窈窕淑女的养成只是甜美的糖衣,对上层社会虚伪面目与男女不平等现象的抨击暗讽才是真正轰打那个时代资本主义的炮弹。如此的黑色幽默般的手法,剧中屡见不鲜,最精彩莫过于贵族观看赛马比赛,歌词描述的内心激动紧张与行为表现的静止克制截然相反,可谓讽刺意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