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影视 > 正文

亲爱的文森特别再担心没人懂你(2)

2016-03-28 09:04:07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这是梵高在书信中介绍鲁兰一家时写给亲爱的弟弟提奥的一句话,看完预告片后,我觉得,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致力于“用文森特自己的艺术形式来讲述他自己的故事”的《LovingVincent》团队。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一分钟的预告片会让我想起BBC《艺术的力量》团队拍摄的梵高篇,五十多分钟的长度同样也集中在回顾与研究梵高在阿尔这段时期的艺术成就与生活困扰。BBC评价说:在这个多产的季节,梵高所有作品表达的中心内容是:贫瘠荒芜与丰饶多产的两个世界的对立,以及好友友谊与孤独寂寞之间的对立。所有各种颜色叫嚣着互相闯入彼此内部,就像寻衅的醉汉。

《LovingVincent》

是怎么画出来的?

热病是把双刃剑,在摧毁文森特的同时,又是个伟大的唤醒者。炽热的、燃烧的、令人眩晕的文森特的世界从此开启。

从来没有一位艺术家像梵高这样,永远充满传奇,而关于他的故事,在他身后的一百多年间,也从未被间断流传。对于他的纪念,历来都是整数控的人们仿佛也忘掉了数字强迫症,是的,生于1853年3月30日,死于1890年7月29日的文森特,这个白羊座的“天才”、“疯子”,从来,始终,一直在,成为话题。

前有无数人诵读过的欧文·斯通写于1930年的经典长篇名著《渴望生活——梵高传》,后有1956年美国导演乔治·丘克的电影《梵高》、1987年澳大利亚导演保罗·考克斯的电影《梵高的生与死》、1990年荷兰英国法国合拍的《文森特与提奥》、1991年法国导演莫里斯·皮亚拉的《文森特和我》、2005年美国导演亚历山大·巴奈特的《梵高之眼》以及2008年BBC《艺术的力量》团队的纪录片……众多的珠玉在前,《LovingVincent》团队又怎样去讲述这样一个已经被人熟知的故事呢?

首先,他们选择了动画片的形式,当曾经拿过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彼得与狼》小金像的制作人休·威尔士曼遇上了毕业于华沙美术学院的美女画家导演朵洛塔·科比尔拉之后,制作一步纯手绘的动画电影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这部片子最打动人以及最令人期待的卖点也就是他们让藏在自画像里的那个文森特“复活”了。每秒12幅图的帧数在现代听起来貌似弱弱,但这每一帧的每一幅图都是超过100位画家一笔一笔在画布上手绘出来的油画!每一幕场景的每一道笔触都深刻其中,早已经不能用帧数来衡量这部作品。

每秒12帧,全片80分钟,每分钟60秒……整部动画,由5万余幅油画构成!

《LovingVincent》团队为此开发了名为PAWS的工作站,它包含了相机、电脑、投影仪、显示屏、光源及画布。它的开发使得手绘动画制作变得更容易一些。画师能够更加专注于绘画本身,更加高效。

每位参与的画师都有一个这样开放的又相对独立的小格子间工作站,画画的间隙他们可以相互交流,创作的时候又可以互不打扰,而这部短片,成为了他们经历过的最大的艺术协作项目。

过去三年里,在波兰北部小城格但斯克专为这个项目搭建的巨型工作室里,100多名画师每天重复着一件事:坐在自己小格子间的电脑前对着屏幕里的资料图片,手拿调色板,用油画颜料手绘出电影里所需要的场景。

画师的选择可以是被人推荐的名师,也可以是有才华的志愿者。为期三周的集中培训是为了让他们能够熟悉梵高的画风,尽量用文森特的笔触和感觉来描绘每一帧场景。他们分工合作,有人专绘风景有人主管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