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影视 > 正文

中西动作片:我们没超越,别人却在不断进步(2)

2016-05-17 09:51:34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当然电影毕竟是电影,生意还是生意,前人的成就根本不会给后人造成阴影,绝不会妨碍他们的商业或非商业活动以及在各种场合为中国功夫代言。玩不了实的就玩虚的,整不了真的就整假的,好在办法总比困难多,外行总比内行多。《叶问1》中那场叶问在监狱里单挑数十个日本鬼子的戏,比起《精武门》里李小龙扮演的陈真大闹虹口道场让人联想起那句老话,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格斗中的以一敌多不是不可能,但关键在于灵活的身法和高速的移动,如八卦掌的三十六歌四十八法所谓:千人只有三五近,稍伸手脚不难遮。四面敌人我在中,穿花打柳任西东。

若像“叶问”那般站着打等着打,唯一的可能就是幼儿园屠夫,敬老院杀手。

到了《叶问2》就更出格了,英国拳手竟戴着拳击手套登场,看大小分量比业余比赛手套更轻。不晓得如此设计是不是为了自黑叶问胜之不武?而且叶问的拳法有一种保健按摩松骨捶背的气势,经常一出手十数拳乃至数十拳,打得老外活血化瘀,神清气爽。细节的失真大大削弱了电影的整体性,廉价的胜利引发民族自豪感爆棚。这还是国际动作巨星和一流武指团队的商业巨制,更不用提大量充斥在影视剧中的滥用特技和天外飞仙了。

李安的《卧虎藏龙》拿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篇,这显然深深地刺激了国内一大批德艺双馨的大导演,他们坚信“impossibleisnothing”,报复性地为世人端出了《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和《夜宴》。他们的作品一再使我联想到其擅长的大型实景演出和偶尔为之的春节联欢晚会。有人会说李安的《卧虎藏龙》不也是吊着演员在屋顶上跑竹林里飞么?是的,李安有违反运动生理和地心引力,但他对动作的把握与他的美学追求是一致的,李安的《推手》和《卧虎藏龙》皆体现了他的传统武术修养,《卧虎藏龙》中周润发的剑术简洁明快,直截了当,绝类西洋击剑,愚以为这是动作电影对中国剑术迄今最完美的表达。

中国的动作电影人是有创造力的。袁和平的老版电视剧《水浒》就不乏令人拍案叫绝的场面。其中林冲的回马枪颠覆了我们对这种传奇式大招的揣测:林冲没有掉转马头再回首一枪,这样会给敌人防守的时间;也没有拧身就刺,这种方式不利于发力。只见林教头甩蹬片腿,转身一百八十度倒骑在马上,以正面对追己之敌,前后把较力,手起枪落,干净利索的立毙对手于马下。还有那曾经射死托塔天王晁盖的曾头市教头史文恭企图暗算玉麒麟卢俊义,两人正说话间,他用脚蹬开了弓,撒手就是一箭,好一个帅字,好一个毒字!

袁八爷的《黑客帝国》的出色表现奠定了他在好莱坞的地位。但在空中连续翻腾直到把对手晃晕再出手只可偶尔为之,这既不符合观众对真实感的诉求也违背了电影的本性,于是《星战前传》最终还是选择了古罗马武士大开大合的风格。

我们没有超越,别人却在不断进步。美剧《斯巴达克斯》相较当年库布里克的电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剧中人物的中古英语对白让人惊呼莎士比亚复活了!色情和暴力只是噱头,不变的主题还是自由与平等,还是不做奴隶!让人欢喜赞叹的还有剧中人物那美轮美奂的身体——这样的体魄得自残酷的专业训练,和国内影视剧中崭露头角的健美运动员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健身房里的力量训练加上营养补剂可以批量生产大块头,但绝不可能造就战士的身体。

综合格斗(MMA)是近年来风靡欧美的擂台搏击比赛,并早已进入我国,其技术特点融拳击、泰拳、摔跤和巴西柔术为一炉,对抗激烈,风格火爆,不乏血腥场面,顺理成章地成为大量欧美电影的主题。2011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勇士》便是此类影片的扛鼎之作,值得我国从业者深思。《勇士》从父子,兄弟间的隔阂与不理解出发,两个来自破碎家庭的男人都有最充分的战斗动机,哥哥要保护房子不被银行收走,给妻子一个牢固的家庭;弟弟要为战友的孀妻筹集善款。二人一路斩关夺隘,在决赛中会师,用最勇猛的格斗达成了心灵的沟通。两位主人公的拳风各擅其长:哥哥以静制动,以关节技绞杀对手;弟弟惯用站立技,出拳如疾风暴雨。比赛一场比一场残酷,情绪一场比一场紧张。他们将综合格斗的标志性技术发挥到极致,书写出灵与肉的史诗。《勇士》提醒我们,艺术家要用专业态度干专业的事。如果把国内的同类型电影与《勇士》相提并论,既是对综合格斗这项新兴运动的不尊重,更是对艺术的不敬。

说了这么多电影和武术的缘分极深,动作电影可开拓的空间也很大,关键是我们的电影人不可故步自封,更不可自轻自贱,应以传统为师,以国外的同行为师,更重要的是,以真理为师。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