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人物 > 正文

周小燕:“我不能上台了,我要给他们创造条件”(2)

2016-03-09 09:18:08  东方早报    参与评论()人

1973年,魏松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周小燕。作为第一批工农兵学员,他和另一位同伴韩适被沈阳军区派到了上海学习。

“文革”是周小燕一生中最黑暗的时期。在这十年里,她不能开口歌唱,也不能进行正常的教学工作。魏松来到上海时,周小燕还在干校劳动,主要工作是喂鸡,因为这两位解放军学员,她被调回了学校,“等于是我们两个解放军‘解放’了周老师。”魏松对早报记者回忆说,“我们在系里的走廊和周先生见了面。我们都穿着军装嘛,对着她敬礼,她吓一跳,还以为是来抓她的呢。她后来经常拿这件事开玩笑。”

魏松还记得周老师说,“魏松的嗓子跟别人不一样,他是洋嗓子,可以唱外国歌剧。”但“文革”并不允许唱“封资修”,周小燕等于是冒着被批斗、被逐出教师队伍的危险来教魏松。那时,学生也不可以去老师家里上课,怕被老师带坏,魏松一直唱不好,周老师就说,“来我家吧。”

周小燕把魏松和另一名学生领到自己家中,拉上窗帘教,把耳朵贴在留声机声上,听那几张没有被抄走的法国旧唱片,“那时候是夏天呐,不能让外面听到,像搞地下工作一样。特别是第一次听到卡鲁索的歌声,我就感慨,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美妙的声音。这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魏松说,“周先生真的改变了我的一生。”如果不是周小燕让他从男中音改唱男高音,他可能一事无成,“当时还有很多老师不同意这个意见,周先生还是有慧眼的。”

这个从部队来的小伙子,正是从周小燕这里得到了西洋音乐的启蒙,成为中国最优秀的男高音歌唱家之一。43年来,魏松与周小燕建立了深厚感情。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魏松接受完早报记者采访,就直奔机场赶回上海吊唁周小燕。

上海歌剧院男中音歌唱家杨小勇是在1982年受教于周小燕的,“她一直都很精神,唱起歌来就倍儿精神,那时候身体好啊。”杨小勇向早报记者回忆:“她是比较宏观的一个人,她会让你独立发挥。她主要是启发你,而不是限制你,让你更多地去理解作品,而不是拘泥于一些细节,从大的方面来把控你的发展。”

在周小燕一长串学生名单中,廖昌永是一位赤着脚走进上海音乐学院的农家孩子。第一次在校门口见到周小燕时,廖昌永紧张的心怦怦乱跳。他不仅钢琴、乐理基础差,而且一开口就有浓浓的四川口音,这是学声乐的大忌。周小燕把他带回家,一句一句纠正,进步很大。本科毕业后,又成为周小燕的研究生。

有人问周小燕,您这样一位瘦小的女士,怎么能够培养出这么多国际一流歌唱家?周小燕说:“他们问我,你能不能够再培养几个廖昌永。我说这个我不敢说,因为一个学生的成功,教师只占三分之一,就是起个指导作用、理论作用,还有三分之一就是要靠本能。首先要廖昌永会学,他怎么下去自学,怎么举一反三,他能够发挥他那个作用。”

早年廖昌永参加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时,多明戈就跟他讲:“你有一个非常伟大的老师,而且她有一套非常特殊的训练体系”。周小燕说:“声乐教学的个别对待很重要,除了身体的不同以外,每个人的文化背景也不一样,理解、悟性,像小廖,他悟性很高,你跟他一讲,他想一想,悟到了,悟到了他就会在这个上头去前进。”

在廖昌永心中,周小燕是良师又是慈母。1988年,为振兴中国歌剧事业,71岁的周小燕创办了“周小燕歌剧中心”,亲自出任艺术总监。在她的努力下,中心排演了《弄臣》、《茶花女》以及中国歌剧《原野》等大量精品剧目,为中国歌剧走向世界打开了大门。她说:“我不能唱了,不能上台了,我要创造舞台让他们上,给他们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