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人物 > 正文

李世济:人们知道程派有李世济,我没白活(2)

2016-05-11 10:54:30  东方早报    参与评论()人

拜师未遂的李世济还是没有听从程砚秋的劝阻。1952年,原本念医科的李世济为了京剧放弃了学业,并被介绍给梅兰芳大师学戏。此后,梅兰芳又把李世济介绍到了马连良剧团。青年时代的李世济曾经与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等京剧大师同台演出。常演的剧目有《骂殿》、《红鬃烈马》、《玉堂春》、《四郎探母》、《大·探·二》等,程派本戏有《六月雪》、《文姬归汉》、《荒山泪》、《锁麟囊》、《春闺梦》等。

1957年,程砚秋终于同意收李世济为徒,但次年春程砚秋离世,李世济则再无机会遂拜师之愿。“你想想看,盼了几十年,马上就可以实现了,‘啪’就跟肥皂泡一样破掉了。承受不了啊,精神上承受不了。”

“文革”结束后,李世济开始思考程派艺术的继承发展。她恢复整理加工了很多程派剧目,同时又在丰富程派原有的唱腔基础上,把美声唱法糅合于演唱之中,她也因此被认为是程派艺术的“改革者”。有变革就有阻力,不少程派戏迷对李世济冠以“新程派”之名,为此,李世济也饱受争议。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我觉得很冤枉。我原来改程先生的戏,就是为了一出一出推上台,怎么那个时候没有人说?现在说我们改戏,三天以后就给了我一个雅号。看上去好像是一个表扬,叫‘新程派’,我知道这是另外一个排除你的方法。我做了这么多工作,最后成了叛逆。”

晚年的李世济始终在思考“流派如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如何让更多的年轻观众走进剧场。她甚至用了大概两个月时间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去青年人去的地方,去卡拉OK感受他们的生活:买票看演唱会,看到歌星怎么跟台下观众一起唱;去人艺看演出,看刻画人物的细致。她说:“时代飞速进步,日新月异,要求京剧表演深入人物,程派艺术要跟上时代,路才会越走越宽。”“我觉得我尽了努力,使程派有了新观众。我父亲常说,雁过留声,人死留名。我觉得我没有白活,还有人知道有个李世济,做过一些贡献。”

前年“纪念程砚秋诞辰110周年——李世济率程派弟子演唱会”上,李世济最后一次出现在上海的舞台。当晚的艺海剧院,81岁的李世济最后率弟子李海燕、杨磊一起登场,共同演唱了程派名剧《锁麟囊》的选段,以及李世济的代表作《文姬归汉》“送儿女”选段,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久未在上海登台演唱的李世济说:“我非常非常想念大家,81岁了,在舞台上像从前一样演出是不行了,我觉得两条腿都支不住自己。虽然身体不好,但是还得要讲诚信”。她还谦虚地表示:”我是怀着满腔热情来和大家见个面,希望大家不要苛求我。”

李世济的丈夫唐在炘是著名琴师,比她年长11岁,唐在炘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早年留学于英国牛津大学,圣约翰大学毕业的唐在炘痴迷京剧艺术,曾经为程砚秋伴奏,两人在李世济12岁时相识。抗战结束后程砚秋经常离开上海到各地演出,李世济主要就是跟着琴师唐在炘课余学唱。唐在炘也和闵兆华、熊承旭被程砚秋称为“程派三剑客”。在李世济的艺术生涯中,唐在炘一直在帮助她共同丰富和完善程派唱腔和艺术,成为她继承发扬程派艺术并创造新程派的坚强后盾。

李世济为了保持自己的舞台形象,直到40多岁才生下独子。但2001年,惟一的爱子却突然在一场车祸中不幸离世,时年27岁,撇下了两个女儿,一个3岁,另一个才刚刚满月。老伴唐在炘由于经受不住老年丧子的巨大打击,从此一病不起。七旬之身遭受双重打击,令李世济一度终日以泪洗面,但最后一个人挑起抚养两个幼儿的重担。15年后,李世济在母亲节这一天溘然长逝。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