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传统技艺 > 正文

老济南的理发店:剃头匠挑着剃头担子走街串巷(1)

2016-10-09 09:58:16  齐鲁晚报    参与评论()人

文:台应新

我查阅了许多资料,老济南从什么时候有的“理发店”这个称呼,还真是无从考究。只是从部分史料中知道,老济南1904年开埠之前,济南没有“理发店”这个称呼,那时候管“理发师傅”叫“剃头匠”。

听老人们讲,那时的剃头匠没有固定地点,整天挑着剃头担子走街串巷。剃头匠的担子,一头是长方形的凳子,下面有两个抽屉,放着剪子、刀、刷子等工具,另一头是一个热热的炭火炉子,炉子旁边挂着铜脸盆和毛巾,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坐下剃头。估计“剃头挑子——一头热”的俗语,就是这么来的。

那时他们也懂得做“广告”,聪明的剃头匠就把两根长铁片挂在炉子边上,让铁片碰撞炉子并发出有节奏的响声,人们老远的听见这种悦耳的声音就知道是“剃头的来了”。后来有了几家“坐地为商”的剃头铺,门前挂一缕头发作为“剃头铺”的标记,以后为了让更多的人们知道剃头铺的存在,他们就把门前挂着的头发改为布幌子,上面书写“灯下剃头”。比如1912年,在县西巷就有了济南史料中可查阅到的第一家“剃头铺”——“振祥剃头铺”。

“振祥剃头铺”的主人叫王振祥,铺子临街,屋里除了很简单的理发工具外,主要“硬件”就是高低凳、瓦盆和一个镜子。后来,“剃头铺”渐渐地改称为“理发店”。到了1924年,有人在大明湖的司家码头开设了“江苏理发馆”,1928年前后,“奇美理发店”就在大观园附近开张营业了。据说现在济南市那些大大小小的美发店、美容店、理发店门前悬挂的三色花柱旋转灯,就是“奇美理发店”开业之初,参照上海理发业的做法,把极具诱惑力的三色花柱旋转灯“引进”济南的,随后其它理发店也纷纷效仿。久而久之,这种外形多种多样、内部可以旋转的三色花柱灯,就成为济南理发业的形象标志。

从记事儿起,我就在老商埠的西市场里理发,我记得那个理发店叫“西市场合作理发店”。听我父母讲,这个理发店是1956年通过公私合营,也就是把周边一些小的私有的理发店的“理发师傅”,统统合编起来,成立的“合作理发店”。西市场里象类似的还有“合作文具店”“合作委托店”“合作饭店”等等。合作理发店的师傅个个技术娴熟,待人热情。我记得踏进理发店的门,迎面就是几条长长的木制连椅摆成一个U形,中间是一个长方形的大桌子,顾客进门后自觉地坐在椅子口的末端挨号排队,通过U形的木椅转向前面,很少有插队“加塞儿”的现象,中间的桌子上摆着洗刷干净的茶碗,顾客想喝水就去墙边的保温桶里自斟自饮,桌子上有报纸和连环画书,可以用来消磨时间。我去理发时,师傅不用问发型,直接给理一个“学生头”。据我父亲回忆,那时候给大人们刮胡子,师傅们总是忘不了先把刮胡刀在牛皮带子上来回蹭几下,好像是刮胡子之前的必然程序,这是告诉顾客:这刀儿磨好了,也等于消毒了,保证给您刮得又快又干净。洗头时讲究的是“抓透止痒”,不像现在的“水过头皮湿”,尤其理发师傅在打上肥皂洗第二遍的时候。双手从前向后适力地抓、揉,随着双手的旋转让人心里非常的舒服过瘾。理发完毕,师傅还要拿个小镜子放在头的后面,让你在前面的大镜子里看看是否满意。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参加工作了,单位每个月发放“洗理费”(即洗澡票和理发票)。在我的印象中,当时济南理发业中有四大“名店”:中国、神仙、奇美、珍珠泉。有时我就攒上两三个月的理发票到这几个“名店”享受一下理发的快乐。位于大观园北面的中国理发厅,是1946年开业的山东省特级理发店,一进门是一个供顾客排队等候理发和购买理发票的小厅,进入理发大厅后,多盏白炽灯与墙面上镶嵌的镜子相互辉映,照得整个大厅通明锃亮,里面大都是享有级别的中年理发师,“活儿”干得即仔细认真又干净利落。那时的“奇美理发店”已经搬到经三路纬二路的路东,进了“奇美”理发店就更舒服了,一楼是男宾,二楼是女部。据说当时的奇美理发店对披巾很有讲究,夏用仿绸、冬用漂布。每当一位顾客理发完毕,服务员就会立即把椅子周围的长发碎渣清扫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