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堂八角鼓:老北京的沟通密码
◎蒋慧明
关键词:全堂八角鼓
全堂八角鼓,简而言之,就是在清代子弟票友中兴起并流行开来的一种曲艺表演形式,过去常在节庆期间或大型堂会上演出,后逐渐消佚。用今天的话来形容,其实就是一台综艺曲艺晚会。
“福自天来喜冲冲,福禄善庆降玉瓶;福如东海长流水,恨福来迟身穿大红……”十几位身着大褂手执乐器的演员分列两旁,中间一副十不闲乐器架子,锣、鼓、铙、钹、镲,各种打击乐一应俱全。本月16日,一段群唱的[发四喜]开场,拉开了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举行的“全堂八角鼓”演出的序幕。演出汇集了京津两地的多位鼓曲名家和青年才俊,喜庆热闹,雍容吉祥,一时间还真恍然以为穿越至了早年间的老北京堂会。
何谓“全堂八角鼓”?简而言之,就是在清代子弟票友中兴起并流行开来的一种曲艺表演形式,逐渐发展成为包括“鼓(鼓曲)、柳(时调小曲)、彩(古彩戏法)”,集“说、学、逗、唱、吹、打、弹、拉、耍、演、练、变”等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演出类型,遂称之为“全堂八角鼓”,过去常在节庆期间或大型堂会上演出,后逐渐消佚。用今天的话来形容,其实就是一台综艺曲艺晚会。到底,这湮没已久的传统表演形式,会唤起观众心中多少有关老北京的回忆呢?
提起“八角鼓”一词,今天的观众或许有几分陌生。不过,时光若回溯到一二百年前,京津冀一带,那可是处处皆闻八角鼓的动人音韵。八角鼓,既是一种击节乐器,又是曲种的名称,像已经失传的子弟书以及流传至今的岔曲、单弦牌子曲、联珠快书等曲种,主要演唱方式就是演员手执八角鼓,一边击打一边演唱。“全堂八角鼓”的演出中,即囊括了以上诸类。
演出开始之前播放的一则短片,简要介绍了复排“全堂八角鼓”的过程,从中大致可以了解到其间所蕴含的深远意义。从最初的动议,到最终呈现于舞台,历时数年,凝聚了多位前辈名家和专家学者的智慧与心血。
随着社会的变革,历史的更替,许多曾经内化于老北京人日常生活和文娱活动中的传统艺术形态,大多不再盛行,但遗存在老北京人心中的传统文化基因,却并未完全泯灭,并成为今天的人们追寻往昔、寻踪觅古的沟通密码。
上世纪八十年代曾有过关于恢复“全堂八角鼓”的短暂演出,其时许多老先生尚还健在,可惜未能延续下来。2007年3月,由单弦名家马增蕙等人在崇文区文化馆联合演出过一台“全堂八角鼓”,内有小戏《打面缸》、五音联弹、单弦联唱等节目,反响不错,只是同样未能延续。
如今,利用有限的文字、图片资料,求教贤达,遍访名家,将之动态地呈现于舞台,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演出样式,正体现了用心所在。
“疾风骤至,一阵阵寒彻骨,一点点打沙阡,刮倒竹篱,檐挂飞瀑若盆倾,横流满地涨沟渠,见行人难举步,征夫住马蹄,忽见那江上渔翁打透了蓑衣飘斗笠,离岸甚远好着急……”岔曲联唱《疾风骤至》,又名《反风雨归舟》,描写的是疾风骤雨中的人和景,却通篇不见一个“雨”字,文字生动,意趣盎然;岔曲《风弄芭蕉舞》亦然,文辞雅驯,意境深远;而单弦牌子曲《五圣朝天》则用拟人手法,诙谐的口吻,通俗的口语,描述了龙王爷、门神爷、土地爷、灶王爷、兔儿爷五位圣灵上天述职,请辞神职,其中蕴含了诸多老北京的民间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