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说书”的那些事 了解中国曲艺文化
"说书"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已知"说书"表演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刘向所著《烈女传》。其中讲述了古代妇女怀孕期间,为使孩子生下后"形容端正,才德过人",便在夜晚让人给她诵诗讲故事。隋朝侯白的《启颜录》里,也有关于侯白被要求为人说书的记载。这种"说书"表演,发展到唐宋两代,便有了专门独立的表演形式,叫做"说话"。"说话"艺术发展到南宋,由于所说内容及表演风格的丰富完善,开始流派纷呈,有所谓"说话四家"。各自以说演历史故事、神怪传奇和宗教故事见长。当时开封和临安都有瓦舍,这个瓦舍就是综合娱乐场,当时一个瓦舍能容纳成千上万人,说话艺人就在这个瓦舍里讲书。这时福州已经有了评话的记载。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陈竹曦先生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古时临安非常著名的说书艺人邱机山,来到福州来说书,这个艺人学识渊博,与观众的关系也很融洽,他讲书的时候有不少秀才仕子也在台下听,邱机山对这些秀才们开玩笑说,福州是百越之地,是没有文化的地方,你们听不懂我的书,这些秀才们就生气了,大家合计,出了一个对子,让邱机山对,秀才说:"五行金木水火土",这个对子很难。然而邱机山却随口回答:"四方东西南北中"。
陈竹曦先生认为,这则故事进入了私人笔记,说明当时福州说书已经非常流行,引得临安的名艺人都来福州坐场说书。
他说书艺术发展到元代又叫做"平话"。明末清初出现了大说书家柳敬亭,把说书艺术推向了高峰。到了清代末年,"说书"艺术日益成熟,不仅在汉民族地区十分普及,而且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有了相应的艺术表演形式。他们或者用本民族语言说演自己民族的历史与英雄故事,或者吸收汉民族的说书内容丰富自身的节目数量。汉民族的说书表演,在审美上也日趋地方化,主要标志是采用当地的方言进行说演。于是,各地的说书艺术各自独立而为不同的形式。这样就出现了四川评书、湖北评书、苏州评话、福州评话等等冠以地名相称谓的独立种类。
听听“说书”的那些事 了解中国曲艺文化
福州评话的渊源,还与八闽文化发展的特殊轨迹密切相关。福州古属闽越族文化,经受中原地区几次汉族大移民,特别是唐末王潮、王审知兄弟率领的大规模、有组织、并形成政治统治地位的大移民,汉族文化才终于融合闽越族文化而发展形成了八闽文化。说话艺术也恰于此时传入,王审知就亲自组织以唱经和百戏迎神晏国师入主鼓山涌泉寺。到了宋代,已出现了"儿女相携看市优,纵谈楚汉割鸿沟"、"陌头侠少行歌吟,方演东晋说西都"的盛况。明代乡贤林瀚尚书和叶向高首辅都曾动手编纂过福州话本演义。
陈竹曦先生认为,福州评话特别久远,又独树一帜。唐朝的说书是有说有吟诵的,这个吟诵源于佛教的故事和偈语,宋代说书分为两种,一种是讲史,从东周列国、《封神榜》到《岳飞传》,一种是说书才子佳人的,讲史叫大书,说书叫小书,小书是有说有唱、有吟诵的,这一形式与现在福州评话是一致的。
在我国评话大家族里,从北方评书到南方评话艺术模式基本一致,都是散文体说表,演员手执一把折扇和一块醒木,专说大书也就是历史演义和武侠公案,通过书场茶馆和串乡走里来行艺。唯独福州评话,坚持了韵散结合体、说说唱唱,除了说表,还有吟诵;道具有锣、钹、竹箸、扳指、折扇、醒木等等,这样就有了较强的音乐性。
除了说大书,还囊括了"烟粉、灵怪、传奇以及士马金革、发迹变泰"等小书题材。福州评话采撷当地里巷新闻实事,敷演积累一批乡土故事,地方特色浓郁。福州评话基本唱腔有序头、吟句、诉牌3 种,演出方式有单口评话和对口评话,评话演员除了在书场茶馆和串乡走里行艺,还设置"评话馆"接受"高台"聘约,方圆百里的城乡群众,遇到民俗节日和红白喜庆,随时可以到评话艺人处签订演出的时间、地点,届时评话艺人风雨无阻地送书上门。现在海外游子归来,还常常订请高台评话,与故乡亲人同乐。
中华网“世界观”文化沙龙第10期——曲艺圣地‘马街书场’,千年民俗永不落幕将于4月1日在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举办,详情请点击:http://culture.china.com/salon/trailer/11173149/20160323/22282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