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 > 考古 > 正文

海昏侯刘贺身高超170cm腰挂书刀 腹中存香瓜子(2)

2016-05-11 09:17:40  南昌日报    参与评论()人

在刘贺的头部位置,考古人员还发现了10多个漆箱,“这些漆箱有八九个保存比较完整,还有些已经破损,目前都已经全部提取出来,正在进行研究并逐步开箱。”昨日下午,其中一个漆箱正在进行清理提取,其中清理出了一件玉圭。据专家介绍,玉圭是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玉制礼器,为瑞信之物,长条形,上尖下方,形制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异。据《周礼·春官·典瑞》记载,玉圭有大圭、镇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四圭、裸圭之别。

考古新进展将亮相终评会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杨军介绍,下一步工作人员还将对提取的文物进行分析,清理头部位置的文物,并将金缕琉璃席的叠压关系理清楚,进行提取。杨军告诉记者,实验室考古的过程非常精细,考古人员也以最严谨的态度对文物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和信息的提取。任何一件文物在提取之前,都要进行三维扫描、X光成像等进行信息留存,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对文物进行提取,连残留物都要仔细分析检测。目前内棺中提取出来的文物都进行了充氮保护,根据文物大小被安置在文物保护专用箱内。

国家文物局主办的“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即将于本周日举行,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领队杨军将在会上作重要汇报。14年前,他负责考古发掘的江西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曾引发全国轰动,并获评“200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2003年举办的终评会上,杨军也曾向全国专家进行考古情况的汇报,江西李渡元代烧酒作坊也被专家一致认定为“一部中国白酒酿造的无字史书”。时隔多年,杨军再次把南昌的珍贵考古项目带到北京,参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杨军表示,这次汇报内容除了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情况和考古意义外,他还将展示最新的内棺文物照片,并汇报一些考古最新进展。

高科技助力海昏侯国考古

今年以来,考古人员还对海昏侯国都城的紫金城城址进行深入钻探,取得了重大突破。杨军告诉记者,通过钻探工作,他们在内城中发现了城门,还发现了高等级建筑的痕迹,“有可能是宫殿,因为有柱石奠基的痕迹,说明等级比较高,但是还需要等待进一步研究确认。”此外,考古人员还发现大面积红土夯筑的码头痕迹,推断紫金城城址的水路系统非常发达。“专家推断当时主要以水路交通为主,古代这片地域靠近鄱阳湖,因此划船出行居多。”

在海昏侯国的考古研究中,考古人员还运用了不少新科技。“高清度航拍、RTK电子全站仪、卫星定位系统……可以说,高科技考古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工作的一大亮点。”杨军表示,“这些高科技的运用,不仅为我们摸清海昏侯国遗址起到推动作用,也为将来的考古遗址公园的相关展示工作提供帮助。”

腰部挂书刀佐证刘贺书卷气较浓

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中出土的大量简牍、“孔子屏风”等物件,证明刘贺是一位读书人,而在内棺中发现的文物也再次佐证了这一点。在内棺中部,即发现私印的刘贺遗骸腰部右侧,还发现了一把书刀(在竹木简上刻字或削改的刀)。据了解,我国在纸未发明以前,因需要修改简牍中的文字而需要使用小刀,这种小刀起先是青铜制的,后来用铁制成。汉代修治简牍用的刀一般为铁制,被称为书刀。皇帝常常把书刀赏赐给其臣下。因这种书刀是用带子系在腰间,故又称为“佩书刀”。“这件书刀的发现,侧面反映刘贺的书卷气较浓。” 李存信告诉记者,在腰部右侧除了书刀外,还有一枚韘形佩、一些玛瑙和玉饰品,并用水晶珠链串连起来。记者注意到,在内棺中还能清晰地看到水晶珠提取后留下的窝坑。“这些串饰其实可能有丝织品连接,但是目前丝织品已经不在了,因此这些物品的叠压关系尚不清楚。”李存信还透露,水晶珠为透明水晶,工艺精湛。据介绍,书刀、水晶串珠、韘形佩包括此前发现的私印都属于串饰,彰显出墓主的高贵身份,这些东西有可能都放在一个皮质或丝质袋子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