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 > 考古 > 正文

故宫考古新发现:地下埋着元皇宫

2016-05-17 09:49:42  法制晚报    参与评论()人

近日,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发布了一组考古成果,其中,元代地层是近两年来故宫考古的突破性发现。在王朝更迭中,被埋藏在地下数百年的元代大内,也就是元朝皇宫,近日在故宫博物院内露出端倪——隆宗门西发现的一组建筑遗存中,发现的瓷片、瓦片等将地层时代回溯至了元代。

不少人好奇的是:元皇宫到底深埋在故宫的哪个位置?它又是如何被埋在历史的尘埃里?为此,我们采访到了原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王岗。

故宫,图源网络。

故宫,图源网络。

专家解读元皇宫与明清故宫在空间分布上有不同

王岗告诉记者,目前存世的关于元代皇宫的记载很少,学界对它的研究也不充分,一是因为年代久远,二是因为元大都宫殿在元朝是宫廷禁地,不仅平民百姓不得入观其概况,就算是达官显贵也不能随意在其中观览,只有帝王近侍、宦官及宫女才对宫殿布局及概貌比较熟悉。但是他们又大多为文盲,没有著书立说之能,因此,对于大都宫殿的相关文献记载只能散见于各处。元朝灭亡后,明朝派遣官员拆毁元大都宫殿,有心的官员萧洵写下了《故宫遗录》,才保留了一部分珍贵的资料。但是,这种凭个人记忆写下的内容与事实难免会有一些差异。

根据现存的资料,王岗认为,元皇宫和明清两代的紫禁城在功能分区上有明显的不同。明清时期的故宫,帝后寝宫以及嫔妃、皇子等居住生活的区域都分布在一个空间内,即乾清门以里;而元皇宫则分为两大部分,帝后的生活区域在太液池东侧,太子、皇太后等居住在太液池西侧,中间有吊桥相连。

多年来,元大都和元大内(皇宫)的所在一直扑朔迷离,而故宫作为皇家遗存,处于元明清的核心地带,具有唯一性,所以专家一般推断元代皇宫可能在现存紫禁城附近,或是西侧至北海琼岛区域。

侯仁之先生主编的《北京历史地图集》,其中有一页元大都的地图。在这个图中,元皇宫的位置包含在明紫禁城的建筑群中。这本地图集的顾问单士元先生在他的《故宫史话》一书中,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写道:“元大内的中轴线,就是明紫禁城的中轴线。”此次考古发现的元代地层,可以确定元大内就位于此处,剩下的定位则有待未来发现。这一发现在故宫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作用,对研究紫禁城元明清三代和北京城中轴线变迁,乃至紫禁城历史及中国古代建筑史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于元皇宫的建筑特点,王岗说,因为当时修建元皇宫的既有汉人也有少数民族,以汉文化为主题,同时也包含了大量少数民族元素,可以说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结合的产物。

大明殿两侧设有宗王及文武百官的座位

燕京地区原为金中都,即金朝都城。自1215年5月31日被蒙古军队攻陷后,金中都改名为燕京。1267年,忽必烈迁都至位于中原的中都,5年后,将中都改名为大都(突厥语称汗八里,帝都之意),将上都作为陪都。此后的元皇宫也建在元大都内,即今天的紫禁城内,而明清时期的故宫和紫禁城也是在元皇宫和元大都的地基之上建造起来的。故宫博物院最新考古发现,元皇宫部分遗址位于隆宗门以西的地层内。经考古发掘确定其层位关系由晚及早分别为:清中期的砖铺地面和砖砌排水沟;明后期的墙、门道基址、铺砖地面、砖砌磉墩和明早期的建筑基槽;而最下层的素土夯筑层和夯土铺砖层基槽,根据其所含物质推断其年代为元代。

起初,忽必烈虽迁都至燕京,但由于城内金朝遗址尚存,城内无数宫殿因战争而惨遭破坏,而且城内的供水来源——莲花河水系还出现了水量不足的情况,故仍居住于城外的金代离宫——大宁宫内。时至至元四年(1267年),忽必烈下令开始建造新宫殿,并任命中书省官员刘秉忠为营建皇宫及都城的总负责人,阿拉伯人也黑迭儿为皇宫的总设计师。

整个皇宫宫殿建筑群一方面沿袭贯彻儒家建都学说的思想,突出全城的中轴线,并保证主体宫城正门、皇城正门、都城正门皆在中轴线上。另一方面,由于蒙古族作为游牧民族,其自身游牧文化与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碰撞融合,对传统意义上的皇家宫殿和园林也做了部分创新与改造。

其中最为让人称道的一笔就是将皇宫与园林融为一体,围绕太液池形成的宫殿群与琼华岛上的广寒殿遥相呼应。在整个元朝皇宫一期建筑群中,最为瞩目的就是于至元十年(1273)十月建成的以大明殿为主体的皇宫正殿。从规模上看,新建的皇宫正殿所含建筑数量为整个宫殿群中最大的一个,共计大明门7间,大明殿11间,寝殿5间,香阁3间,两翼室各3间,周庑房屋120间。

从功能上看,大明殿类似于故宫的太和殿,是当时举行朝会、宴会及典礼的重要活动场所。元代著名诗人刘鹗就曾作诗描述这壮观的场面:“云开日上黄金殿,地迥风鸣碧玉珂。虎豹关临仪仗肃,鱼龙海会俊良多。”但元代的大明殿又与明清时期的皇宫正殿有些许不同。元代大明殿不仅类似于太和殿还兼具明清时乾清宫的职能,皇帝不仅在此办公还在此作息。由此可见,元代的外朝与内廷并无严格区分,这也是相比明清宫廷的极大区别。除此以外,元代大明殿内皇帝与皇后的座位并排设置,两侧还设有宗王及文武百官的座位。但明清时期的皇宫正殿内通常只设皇帝御座,并无皇后及百官的座位。不难看出,在元代游牧民族的文化传统中,男女之间的尊卑差距并无悬殊,臣子之间也无太大差距。

徐达点火烧毁元皇宫并严禁史书提及此事

历时近20年后,即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整个皇宫建造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其中包括了大内宫殿、宫城城墙、太液池西岸的太子府(隆福宫)、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等官署,以及都城城墙、金水河、钟鼓楼、大护国仁王寺、大圣寿万安寺等附属建筑。

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历136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遣将徐达、常遇春率军北征,全军一路上势如破竹,英勇善战,于同年七月抵达通州。元惠宗闻讯后大惊失色,下令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自己携后妃、太子、公主自健德门出城北逃避难。到了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初二(1368年9月14日),明朝军队将大都齐化门攻破,并由此入城。在明军彻底占领大都后,明太祖下令将大都改名为北平。大将徐达秉承太祖旨意,号召众人点火烧毁了元皇宫,并且严禁史书史料提及此事,因此,对于中国百姓而言,元皇宫的存在和消失似乎悄无声息。

此外,元大都城墙虽被废弃却未被拆除,直至嘉靖朝俺答之变时,在土城仍有明军驻守。到了明朝末年,由于年代变迁,元大都南城垣已被剥蚀为数座土丘,至清朝,大都南城垣遗迹已完全消失。

元皇宫在紫禁城之西?

关于明初朱棣修建皇宫,孙承泽在《天府广记》中说:永乐十五年,“改建皇城于东,去旧宫一里许”。旧宫,指元故宫。孙承泽说:“初,燕邸因元故宫”——当初燕王朱棣以元故宫为府邸。元故宫,应该包括大明宫、兴圣宫和隆福宫还有琼华岛。《明史·姚广孝传》:“燕邸,故元宫也,深邃。道衍(姚广孝)练兵后苑中。穴地作重屋,缭以厚垣,……日夜铸军器,畜鸭鹅乱其声”。这段记载说,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前,以元大内为王府。姚广孝在燕王府邸里练兵、铸造兵器。为了不让外面听到声音,畜养了大批鸭鹅——这么大的动静,自然须要有大片空间和广阔水域。

另据《明太祖实录》:明太祖封朱棣为燕王,“命工部于皇城旧基建府,拆旧宫殿为之”。洪武十二年十一月,燕府营造讫工,绘图以进。其制:王城四门,东曰体仁,西曰遵义,南曰端礼,北曰广智。门楼廊庑二百七十二间,中曰承运殿,后为圆殿,次为存心殿,……王城之外,周垣四门,南曰灵星……凡为宫殿室屋八百一十一间——这么多的房屋殿宇,占据整座元皇宫是很自然的。这里面的圆殿和灵星门值得注意:圆殿,即团城上的承光殿;“灵星门”,即元大内周垣的南门。这两个建筑可以证明:燕王府邸就在整座元故宫内。

朱棣当了皇帝后,将全国的政治中心移至北京。《明典汇》:“永乐十四年八月,作西宫。初,上(永乐皇帝)至北京,仍御旧宫。及是,将撤而新之,乃作西宫,为视朝之所。”这段记载说得很明白:永乐初年,朱棣一直在旧宫视朝听政——旧宫,即是在元大内基础上兴建的燕邸。到了这会儿要兴建新的紫禁城了,于是先建西宫,作为拆迁周转的临时视朝之地。西,指旧宫之西。西宫的位置,在元隆福宫旧址,今西安门内以南。

一年以后的永乐十五年,“鼎建北京宫殿”。永乐十八年十一月,紫禁城完工,“燕邸旧宫及太液池东之元旧内,并为西苑地”——旧元大内也好,旧燕邸也好,都划进西苑之内了。这是清朝的大臣们说的。“而宫城则徙而又东”。(文/葛凯迪)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