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 > 收藏 > 正文

4幅早期炎帝题材布本水陆画现身 有香火焚烧痕迹(2)

2016-04-21 10:01:58  山西晚报    参与评论()人

据王永忠介绍,“朝廷征粮、百姓交粮”行为虽是封建社会中的常态,但现存史料中鲜有具体描述的文字性记载。“这幅‘水陆画’所反映的情形,应当对研究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很高的价值。”

记者注意到,这四幅“水陆画”画功并不是非常精细。王永忠说,这些作品可能是出自当地乡村的民间匠人之手。

○名词解释

水陆画

水陆画是一种汉族宗教绘画,被称为 “可移动的敦煌壁画”,是“三教合一”大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汉族民俗文化现象。水陆法会是中国宗教活动中最隆重、规模最盛大、所需时间最长的一种仪式。水陆画是寺院或私人举行水陆法会时悬挂的宗教画,是举办水陆法会不可缺少的圣物之一。

如今保存下来的水陆画作品多数是明清时期的,特别是山西、河北两省的寺庙内还存有许多水陆壁画,这些寺庙虽然始建年代不一,但其水陆壁画大都绘制于宋元以后。

水陆画起源于何时,如今找不到具体的年代,但至少不会晚于唐代。隋唐以前的佛教水陆画,大多绘画在寺庙的墙壁上,为便于保存,元明以后的水陆画就成了卷轴式的。

出于对佛教的信仰敬畏,绘制佛画时,作者在水陆画中都不会留下自己的姓名。水陆画只有在寺庙召开水陆法会时才使用,平常不允许外挂。在民间,水陆画再破旧也无人敢烧,这就是中国民间对神佛的虔诚信仰,也是一些水陆画保存至今的重要因素。

2014年1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水陆画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