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文学 > 正文

诗歌式微诗人怎么生活?许多诗人转向小说创作(1)

2016-01-07 08:56:39  北京晨报    参与评论()人

近日,一首仅有13个字的短诗,引发了网上无数争议和讨论。据报道,这首名为《故乡》的短诗,因为获得某项诗歌大奖,并奖金10万,而被网友称为“最值钱的诗”。

这个时代,诗歌很难,诗人更难,尽管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环境中,诗歌依旧是最小众的文化产品,而诗人们,早已经不能用诗歌维生。

诗歌不能用金钱来衡量,1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也并不多,但为什么,两者联系在一起时,会有如此强烈的眼球效应?或许,这也恰好证明着商品时代诗歌的困境。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李永平说,当今世界,文学正在越来越边缘化,而其中诗歌尤甚。

  小众中的小众

传统时代的中国,诗歌从来都是文学最重要的题材,甚至不止文学,诗歌还承担着教化社会的功能。但在今天,诗歌早已从大多数人的生活中退隐,渐渐消失无踪。

边缘的文学,更边缘的诗歌,李永平说,“这不仅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如此。更加快捷的传播技术,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都在削减着文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而在文学之类,相对于小说这样的题材,诗歌就更显得小众。”

市场遵循着盈利的规则,文学市场亦如是,李永平说,“最明显的表现是,在出版市场中,小说这种更具阅读性的题材,显然更受出版商的欢迎。市场化之下,出版社要赚钱,要出版销售量更大的作品,但诗歌显然不属此列。现在我们听到了各种关于诗歌的信息,往往并非诗歌本身的缘故,而是和新闻事件有关,比如农民诗人,比如诗人打官司,比如这一次的13字诗歌。在这些被炒作的事件中,我们才能听到关于诗歌的只言片语,而很少有纯粹关于诗歌的信息”。

不仅仅是大众传播如此,学术研究亦如是,李永平说,“就我自己来说,几乎很少见到专门针对某个诗人或者作品的研究论述,而针对小说家和小说的研究论述则非常多。大概去年吧,有一个国际性的评奖,要推荐当今世界上还活跃的诗人,结果名单出来以后,其中很多都是年纪很大的,六七十岁的诗人,年轻的诗人很少。”

不论是市场还是学术,无不证明着诗歌创作的状态堪忧,李永平说,“诗人就更不用说了,光靠写诗,显然是不可能谋生的。以我比较熟悉的德国文学界来说,许多现在很有名的小说家,开始的时候都是写诗,后来就转到写小说了。其中的原因可能很多,但写诗难以生存,难以获得认可,肯定是其中一个”。

评奖之难纷争众多

既然诗歌如此边缘,诗人如此艰难,那么有一个愿意给诗人物质奖励的评奖,岂非好事?曾有报道称,国内目前各种各样的诗歌奖大概有几百个,尽管这些奖很少为普通人所熟悉,甚至只是小圈子内的活动,也不乏互相颁奖之类的问题,但毫无疑问,这些奖项在维系诗歌的生存中,依旧具有一定的作用。

但值得思考的是,每每引起公众注意的事件,往往都并非积极的事件,而是常常充满争议。李永平说,“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和传播媒体本身的特征有关,另一方面,也和诗歌评奖本身的问题有关”。

如何写好一首诗?恐怕没有人能够回答,相应地,怎样评价一首诗,同样没有标准答案。李永平说,“我自己也喜欢诗歌,也做一定的研究,诗歌是一个对创作者要求极高的题材,语言、文字、思想等,那些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他们的诗歌,不论是语言的锤炼,文字的运用,还是思想的深邃,都非常强。现在再出现那样的诗人和诗作,可能不大容易了,这可能和时代的不同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