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书讯 > 正文

马尔克斯向妻子求婚时,她才只有13岁(2)

2016-04-14 09:31:03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在那个早晨,28岁的马尔克斯虽已在哥伦比亚出版一本小说,并得了一个文学奖,但仍在巴黎漫无目的的飘荡着。对着马路对面即将擦肩而过的海明威,他陷入了犹豫之中。他自传第一卷末尾这样写道:“好像总是这样,在一刹那间,我发现自己被分成了两个角色。我不知道该上前去请他接受访问,还是过街去向他表达无限的景仰。不管怎么做对我来说都很不容易。当时的我和现在一样,说一口幼稚园英语,也不清楚他的斗牛士西班牙语说得怎么样。为了不要破坏这历史性的一刻,我两样都没做,只像人猿泰山那样用双手圈在嘴巴外面,向对街的人行道大喊‘大———大———大师!,海明威明白在众多人中不会有第二个大师,就转过头来,举起手用卡斯蒂亚语像小孩子似的对我大叫‘再见,朋友!,以后我再也没见过他了。”

景仰海明威和威廉·福克纳

马尔克斯在书中自陈,年轻时的自己最景仰的是两位极为不同的北美小说家。当年凡他们出版过的作品自己一律不放过。这两位南辕北辙的作家,一位是上面所说的海明威,另一位就是威廉·福克纳。对于后者,马尔克斯一直无缘见到他,只能想象他是布勒松拍的那张著名肖像中的模样,在两只白狗旁边,穿着衬衫在手臂上抓痒的农夫。

在年轻的马尔克斯看来,福克纳的作品是不能拆解的,他似乎没有一个有机的写作模式,对比之下,海明威虽然没有福克纳般的发人深省、热情和疯狂,却严谨过人,零件如货车螺丝般看得清清楚楚。也许正因为这样,福克纳启发了马尔克斯的灵魂,而海明威却是对他写作技巧影响最大的人。另外,海明威对写作技巧与方法的惊人知识,也对马尔克斯影响巨大,特别是他在《巴黎评论》中那篇历史性的访谈录中所说的:当你觉得下笔不如过去容易,应该重读自己的作品,好记起写作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只要没有访客和电话,哪里都可以写作;常有人说新闻扼杀一个作家,其实正好相反,只要能赶快把新闻那一套丢开,倒可以成就一个作家;一旦写作上了瘾,成为最大的乐趣,不到死那天是不会停笔的;马尔克斯认为“这些都是对写作最有用的忠告”。

记者手记

马尔克斯曾说:“要么写作,要么死亡。”对比他一生的经历和写作来看,这与里尔克的“如果您觉得不写也能活,那就别写”一样,具有令人振聋发聩的魔力。莫言、王安忆、余华……中国文坛的中坚力量和活跃分子,有多少人表示受过拉美文学爆炸的影响,受过马尔克斯的直接影响,我们无法统计。但有一点,那一代作家在思想解禁的时代,通过各种方式去看、去学马尔克斯的小说写作法,则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不是以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作基础,我可能一个故事也写不出”,书中有这样的记录。与马尔克斯极度贫困的早年生活相对的,是他超越处境的、总是迷人且带有诗意的文字。对特殊历史时期的中国作家来说,那确实带有文学启蒙的意义。与托尔斯泰、巴尔扎克一样,说马尔克斯标注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维度,或者说他是一代中国作家内心力量和精神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为过。《活着为了讲述》中所录下的东西,真的很难说清哪些是魔幻,哪些是现实。那些优美的,伴着忧伤、有趣、迷人时刻的章节,分明讲述了在马尔克斯眼里,文学是苦难与诗意达成和解的唯一途径,他在自传中的讲述,再一次道出他所有作品的所指,他作品“魔幻现实主义”的最终指向———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这也从一个方面解释了,一个作家对苦难的认识及其最终形成并秉持的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看法,决定了他作品的高度。

                        


返回 字体 复制全文 上一篇 上页 下页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