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书评 > 正文

《死亡百科全书》:死亡是作家的最高想象

2016-03-17 09:01:28  思郁    参与评论()人

《死亡百科全书》【南斯拉夫】丹尼洛•契斯著,周淑丽译,中信出版社

死亡百科全书》【南斯拉夫】丹尼洛•契斯著,周淑丽译,中信出版社

    在《国王与傻瓜之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曾经服务于沙皇的秘密警察,十月革命后变成了一名流亡者。当然,在流亡途中他早已丧失了当年的荣耀,不得不一路当掉自己身上的珍贵物品:刻着沙皇名字的银表,父亲遗留给他的金链子,佩刀、鼻烟盒、手套、烟斗、胶鞋。这一切山穷水尽之后,他不得不考虑卖掉他手提箱中的藏书。他安慰自己说,人到了成熟的时候,已经获取了“人能够从书籍里获取的一切”,不再需要像蜗牛一样,永远将藏书驮在背上行走。他心中铭记着阅读记忆中的精髓,他记得《奥涅金》的全部细节,会背诵莱蒙托夫、勃洛克、安年斯基、古米廖夫的作品。拥有这些美妙的阅读记忆已经足够,至于陪他流亡的藏书:“拥有私人藏书又有什么意义呢?最多不过是备忘录罢了。”

    丹尼洛•契斯说《国王与傻瓜之书》(收录在《死亡百科全书》)这个故事是一则“邪恶的寓言”:“我的目的是要概述真实而又荒诞的——‘不可思议的荒诞’——关于《锡安长老议定书》如何诞生的故事,并记录下该作品对世代读者的荒唐影响及其灾难性的后果。”在他看来,书籍的危险不单单源于其中蕴含的内容与思想,更多的时候是源于我们只有一本书可以读。我们视之为绝对的真理,不容置疑,那是我们全部的信仰。任何质疑这本书的人就是思想的异端,要被送往宗教裁判所和绞刑架。这个故事很难不让我们想起作家本人因为《达维多维奇之墓》一书遭到的作家联盟的围剿。

    这本讲述了一系列斯大林式的历史恐怖事件的小说集,1976年出版后,契斯在他的家乡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遭受了长达七个月的批判。很奇怪的是,这本书的内容其实与南斯拉夫没有任何关联,其中写到的几位角色没有一个是南斯拉夫人。他们与南斯拉夫唯一有关系的是,小说中几位人物的死亡,与这个国家信奉的意识形态有关,这也许就是让那些被体制收编的作家们感到愤怒的原因。他们觉得契斯背叛了这个国家的信仰,但是他们无法用他们的“信仰”来说服他的“不信”。所以他们换了另外一种更加卑鄙的方式。这就是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所言的,“不在他们熟悉的领域,又无法就这本书的实际内容争辩(因为害怕引起太多的关注),那些虔信者在当时南斯拉夫作家联盟主席的领导下,开始从文学层面攻击这本书,并控诉作者抄袭。据称他所抄袭的作者名单令人印象深刻,其中包括: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娜杰日达•曼德尔施塔姆,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梅德韦杰夫兄弟,等等。”

    就如同某些作家的书籍在一个封闭国度被禁是一种荣耀,当这么多人批判一位作家“抄袭”了这么多大师,这种抄袭也变成了一种高度的创作。在一个残酷的国度,我们习惯对任何职业进行分门别类,对作家的归类源于统治秩序的需要。他们需要某种传统来限制作家的写作,也希望用意识形态的统一指导他们的写作,将写作纳入一个安全可靠的统治范畴。但作家的写作天性是打破各种束缚,渴望自由和浪漫。对作家的归类只能导致产生一种文学,大家写作同一本没有生命的书。这样的书的最终结局,无一例外都走向了死亡。

     《死亡百科全书》某种程度上就是一本对这种归类的反讽。契斯说本书中所有的故事,或多或少都显示了他所谓的“形而上学主题”:爱与死。《西门•马古》中对宗教故事的传奇的演绎,让我们看到了盲从的可怕,自然会联想到二十世纪各种疯狂的主义;同名小说《死亡百科全书》用博尔赫斯的方式给父亲作传,这种传记方式令人耳目一新;《预知未来的镜子》描述了一种神秘主义的死亡事件;《大师与门徒》写尽了面对传统的背叛与焦虑;而《为国捐躯是光荣的》短小精悍,即将到来的死亡,结局已定,但依然张力十足,扑朔迷离,这种写法我很是喜欢;《国王与傻瓜之书》,契斯说的很清楚,他想运用历史上有记载的,人们比较熟悉的案例来质疑被普遍接受的“书籍都只产生好的作用”这一观点。

    契斯在接受访谈中也多次阐发这种思想:读很多书并无危险,只读一本书则是危险的。只读一本书的人最常见的就是那些最狂热最盲目的宗教或政治信仰者。比如我们最为熟悉的德国,历史告诉我们他们是最有文化的人们,他们有世界闻名的作家,他们是一个读书的民族,他们有歌德、康德、黑格尔、海涅,但德国仍然是纳粹主义、死亡集中营、犹太人大屠杀的起源地。因此“怀有责任感的作家必须寻求能让他们能到达真理的艺术表达形式——无论是自传性的还是文献性。他们必须警惕被意识形态或革命信仰污染了的想象力”。

    契斯的文学谱系十分复杂,他本人经常说是博尔赫斯和布鲁诺•舒尔茨的信徒,其实如果按照我的阅读印象,他完全可以与米兰•昆德拉一起归于昆德拉笔下写到欧洲小说序列中的“小说的诗人”。当然,他推崇博尔赫斯表面看是短篇小说这种体裁,其实他更关心的是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叙述方式。他敏锐察觉到,与那些注重细节、通过归纳的方式创造自身的一片神话领域的短篇小说写作不同,小说在博尔赫斯那里经历了一次革命性的变化:博尔赫斯引入了演绎法,它对于理论和实践的影响丝毫不亚于波德莱尔在诗歌领域的象征主义。《死亡百科全书》就是这种演绎风格最为强烈的体现。

    与大多数作家宣称依靠想象力写作不同,契斯很坚定地说:他不信任作家的幻想。想想他的一生,身为一个小国的犹太人,父亲死于集中营,他的一生经历了二十世纪历史上最为荒诞与残酷的政治现实,想象对他们已经没有了意义。他们的经历就是最高的想象。所以他说,在经历了这个世纪的历史给予我们的一切之后,“显而易见,幻想以及浪漫主义已经失去了其全部意义。现代历史创造了这样的真实的现实:进入的作家别无选择,只能赋予它艺术形态,在必需的时候‘创造它’:这就是说,用真实的资料作为原始材料,运用新的形式并通过想象来成就它”。

    在网上流传甚广的契斯的《对一个青年作家的忠告》一文中,其中一条:不要思考死亡,或者忘记自己是必死的。还有一条是:不要相信作家是不朽的。《死亡百科全书》不但让我们思考了死亡,也让我们相信这样写作的作家会留下不朽。


(责任编辑:石豪 CC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