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书评 > 正文

《变节者》:一本政治上极度危险的德国头号畅销书

2016-04-01 11:36:52      参与评论()人

《变节者》:一本政治上极度危险的德国头号畅销书

变节者

背叛祖国,投奔红军

西格弗里德·伦茨六十五年前在政治上“极度危险的”小说终于出版

读书报记者康慨报道 德国大作家西格弗里德·伦茨(Sieg friedLenz)六十五年前完成的小说《变节者》(Derüberl ufer)在他死后一年半才因意外发现而出版,结果一举登上了明镜畅销书榜的榜首。

小说写于1951年,时年二十五岁的伦茨拿到处女作《空中有苍鹰》(EswarenHabichteinderLuft)的九百西德马克稿酬后,携妻到北非一游,四月份回国,即动笔写第二部长篇,最初叫做《一定再聚首》(...dagibt’seinWiedersehen)。他写得很快,几个月后便在《时代》周刊发表了首章,得到很高的评价。次年一月,他将全部十六章寄到霍夫曼和坎佩出版社,为该社担任社外评审的德语专家和民俗学者奥托·格纳这才发现,小说第二部分描写的是德国国防军士兵变节并投奔苏联红军的故事,态度遂由热转冷。

“这样一部小说放在1946年是有可能问世的,”格纳指出,“〔但〕今天没有人想成为它的出版人。”

伦茨于是开始修改小说的第二部分,有几章完全重写了,采取了更强烈的反苏态度,以求让主人公瓦尔特·普罗斯卡站到“正义的一方”:“普罗斯卡可以承担所作决定的后果,但他从未将自动步枪对准从前的同志。”

然而,小说还是因为内含“对祖国明显的背叛”,又与西德决意忘记过去、一切向前看的精神不符,且在冷战初期西方对共产主义歇斯底里、麦卡锡主义甚嚣尘上的政治空气中“极端危险”,而被再次打回,并长期搁置。

如今在霍夫曼和坎佩出版社主事的丹尼尔·坎帕说,作家后来似乎忘记了这部作品,再未向出版商提起,因而《变节者》在他生前始终不获出版。甚至他长期的编辑和经理人京特·贝格也不知道此书的存在。

2014年10月7日,伦茨在汉堡去世,享年八十八岁。

《变节者》手稿去年发现于作家的个人档案。

坎帕告诉德通社,除了在遗物中找到的一些早年诗歌和短篇小说外,伦茨未出版的长篇小说只有《变节者》一部。

今年2月27日,这部三百六十八页的小说仍由霍夫曼和坎佩出版社出版,立刻成为今年德语文坛的重大事件。

《变节者》的故事始于1944年夏天,东部战场日益吃紧,来自马祖里地区吕克的青年士兵瓦尔特·普罗斯卡坐火车开赴前线,途中喜欢上了一个漂亮的波兰姑娘,她带着哥哥的骨灰瓮,却在停车时一去不返,士兵这才发现瓮中装的是炸药。

火车到底被炸了,不是因为女游击队员的骨灰瓮,而是地雷。普罗斯卡侥幸生还,随军守卫从白俄罗斯南部到乌克兰西北部的铁路线,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承受蚊子和游击队的轮番攻击,军中士气极为低落,有人发疯,有人杀人,有人自杀。普罗斯卡面对着一个愈发紧迫的问题:什么更重要,职责还是良心?谁又是真正的敌人?在绰号“圆面包”(Milchbr tchen)的知识分子战友沃尔夫冈的道德感召下,普罗斯卡毅然投敌。

“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民族主义的怨恨仍然是具有传染性的。”圆面包说,“这种怨恨正是德国人骄傲的根子,也是德国人天之骄子意识的来源。”

战争结束前不久,普罗斯卡向红军投诚,日后生活在苏联占领下的东德,却得不到新政权的信任。在这里,人被当作随时可以替换的螺丝钉,政治清洗不断发生,很多人从此失踪。他看清了新政权的本质,再一次做了变节的人。

《明镜》周刊说,《变节者》的突然出现让评论界猝不及防,但大喜过望:一个新伦茨,而且是个特别好的伦茨,带着早年的新鲜劲、特殊的战争经验和典型的伦氏主题:人在战争时代面对的职责与良心的冲突。

预先刊出的小说节选和评论界的热烈讨论让市场需求大增,原本首印五万册的《变节者》上市前便投入了第三次印刷。霍夫曼和坎佩亦迫于书店压力和媒体热情,将原定3月17日的出版日期提前至2月27日。

3月17日是伦茨的九十周年诞辰。

1926年,伦茨生于东普鲁士马祖里的吕克,即今日波兰的埃乌克。他对失去的家乡终生一往情深。在短篇小说集《苏莱肯如此多娇》(Soz rtlichwarSu leyken)的后记中,伦茨写道:“在东普鲁士的南边,在泥炭沼泽与荒凉的沙地之间,在隐秘的湖水与松林之间,正是我们的家园马祖里。”(林倩苇译文)

他1943年入伍,在海军服役。像小说里的普罗斯卡一样,伦茨在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前逃离,遁入丹麦,为英军俘虏,很快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战俘营里当上了遣散委员会的翻译。

2007年,《焦点》杂志根据联邦档案馆保存在法兰克福的纳粹旧档,连续指证伦茨等数百位著名的德国作家、学者、艺术家、记者和政治家在年轻时加入过国家社会主义党,但大部分人在战后六十余年的时间里隐瞒了这一历史污点。

档案显示,伦茨于1943年7月12日递交入党申请,并在1944年4月20日与其他人一起完成了集体入党登记。当天是希特勒的生日。

像档案涉及的大多数名人一样,伦茨和另一位大作家马丁·瓦尔泽均否认对此事知情,声称当年系由纳粹强行登记为党员。

《每日镜报》的格里特·巴特尔斯认为《变节者》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但并非杰出的小说”,却明显强过伦茨生前正式出版的第二部长篇《与影子的决斗》(DuellmitdemSchatten),让人看到一个青年作家寻找自己艺术风格的种种努力。《变节者》有些地方分明受到了海明威的影响,用卡夫卡的方式描写了苏占区的办公室生活,并对人生进行了存在主义的思考。

伦茨以多部反思纳粹时代公民责任的小说闻名,其作品不仅在德国深受欢迎,且以包括汉语在内的三十余种语言在世界各地销出了两千五百万册。

1968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德语课》(Deutschstunde)是伦茨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也是他不断对德国文化和人民性格里“忠于职责”的概念进行反思的代表之作。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54年西德一个青少年教养院,德语课老师强令因偷窃艺术品而接受管教的主人公和叙事者西吉·耶普森写一篇命题作文《忠于职责的喜悦》,少年因此回忆他的父亲、鲁格布尔警察哨哨长严斯·奥勒·耶普森在1943年前往布累肯瓦尔夫执行公务,向画家马克斯·路德维希·南森转达一项柏林作出的关于禁止绘画的决定。父亲为国家尽忠,不肯也不能问个究竟,而是顺从地成为邪恶政权的帮凶。少年则出于对画家的同情,私下藏匿了一部分被父亲没收的画作。

2009年,许昌菊译《德语课》重新出版时,中国出版商宣称它是台湾少女乐队“S.H.E随身携带的好读经典”。去除这句口号的可笑成分,它对此书的定义倒也并无大错。贝恩特·巴尔泽等四人在所著《联邦德国文学史》中写道,《德语课》“易读,毫不费力地进行政治说教。虽然这本书对于文学美学和小说史的发展并未有所推进,但它对德国公民教育所作的贡献不容轻视”。

《法兰克福汇报》曾在伦茨的讣闻里援引三十年前一位评论家的话说:“一切没有伦茨的畅销书榜都是不完整的。”

今天,他死后十七个月,《变节者》让这一盛景再现。

(责任编辑:石豪 CC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