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书评 > 正文

《灯塔》:为粗粝的现实主义赋予诗意(2)

2016-05-09 02:19:16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无法避免的成长:“登上灯塔,便注定无法回到港湾……”这是怪人离开灯塔前的最后觉悟。没有人是彼得潘,能够生活在永不长大的永无岛里。一旦开始认识社会,接受社会,迅速成长的“孩童”就无法掉头,注定不能回到曾经纯真简单的生活当中。

浪漫抒情的诗意化图像叙事

与严肃的故事内容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灯塔》一书的笔触十分简洁流畅,色块黑白对比分明,没有任何灰色的阴影部分,而是采用了白描的画风。而在叙事上,则充满了大量特写与抒情的慢镜头。

从一开始,画家就用大幅的留白和几乎没有推进的剧情奠定了一种悠长的气质——全书前22页都由空镜构成,没有出现一个人物。首先出现的是大片海洋,紧接着从远方飞来一只海鸥,画面就像是视线一般跟着海鸥,看它收起翅膀落在栏杆上,然后水花溅起,海鸥再次飞起来,灯塔逐渐展露,画面跟着海鸥一点点盘旋往上,终于展现了灯塔的全貌,最后海鸥展翅而去,只剩灯塔高高耸立,一种与世隔绝的禁闭感显露无遗。连续的画面如同电影开场一般,展现出一连串的镜头运动,再配上拟声词“boom”,似乎能够给读者的耳边带来隐约的波涛声。

这种将场景和心境联系起来并且强调细节和局部的叙事风格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某些意识流严肃文学作品,尤其是书中体现主人公内心孤独的部分,与伍尔芙的《到灯塔去》有着不谋而合的叙述模式:《到灯塔去》中的一部分全然没有人物,没有故事,没有情节,只是通过细节描写展现房子如何日渐衰老,而在《灯塔》中,画家不厌其烦地描绘灯塔内房间的局部,旋转的楼梯,空旷的厨房,残破的羽毛球,老旧的夹角拖鞋……不着一字却无一不显现出生活的寂寞和凋敝。

最终,长达六页的慢镜头搭配着明亮的天空,见证了整个故事的尾声:怪人经过长久的思索,决定亲自参与和体会真实的世界,他用绳子打包好行李,鼓起勇气搭上了多年以来给他运送食物的船只。长相丑陋又脱离社会多年的怪人即将面临怎样的生活?障碍重重的现实社会是否能带给他比独居塔中更幸福的生活?作者没有描绘,画面就这样在一场通往未知的旅途中戛然而止,只剩一座孤独的灯塔仍在平坦的海面上悄然耸立。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