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军事 汽车 游戏 科技 旅游 经济 娱乐 投资 文化 守艺中华 佛教 红木 韩流 文史 军事APP 头条APP

注册登录
文章 作者

如何看待G20峰会的内在变化?(6)

​周斌 2016-09-08 14:09:36

如何看待G20峰会的内在变化?

第二十一届G20峰会在中国杭州召开,想要了解G20对于中国的意义就首先要简单介绍G系会议的意义,G系会议分为现在的G7和G20,创造G系会议的是美国和西方世界,可这并不代表着美国能力在增强,相反预示着美国实力的逐渐衰落。

美国在二战即将结束的1944年提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又通过欧洲的“马歇尔计划”与日本的“道奇路线”实现了美国对于当时西方主要工业国的相对控制,随后美元成为当时最强势的储备货币之一,美元与黄金实现了“双挂钩”,可这种方法没有长期的维持下去。美国在输掉了朝鲜和越南战争以后开始变得困难,之后又爆发了石油危机造成了美国的经济危机,在这种情况下G系峰会开始出现,1975年的7月法国、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和意大利六国召开会议,后来加拿大与俄国加入这一会议,这就是G8出现的原因。1976年美国在牙买加会议上不得不承认“牙买加协议”的通过,这让美国的强势货币地位降低。

2009年9月的美国匹兹堡会议上,G20又成功超越了G8的地位,所以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美国一家独强到之后的G系会议出现,从本质上说美国的能力是在逐渐减弱的,G系峰会后面的数字越大就代表着越多国家参与进来。美国已经从硬控制向软控制现在向维持的衰落方向不断的发展,也标志着美国对世界贸易控制力的减弱。

更需要注意的是西方总是渲染其设想的自由贸易,然而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后世界贸易保护主义不是削弱了的,相反是在不断的增强。自由贸易更多的是强者自由,弱者并不能与强国一样享受真正公平的地位,欧洲之前还拒绝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那么又该如何看待这些现象呢?

美国为什么可以促成自己的贸易体系,因为他和能源国与制造国的关系有紧密联系,之前美国利用布雷顿森林体系成功的控制了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工业国,通过一系列重建制造国计划来试图影响全球贸易的关系,使得制造国在进口能源国的贸易产品时需要美元,这让美国一度强势,可制造国兴起以后各自的贸易能力越来越大,美国想要用一个国家的能力就彻底的覆盖所有制造国是不可能的,这导致了美元与黄金双挂钩的衰落。

所以美国反其道为之,其通过中东战争的左右摇摆,最终促成了《戴维营协议》通过。这个协议让美国与中东阿拉伯国家关系改变,并在之后扶持伊拉克等国建立了更稳固的关系,美国与之前的做法相反,开始利用大宗商品的控制权和定价权和扶持计划来控制能源国起到反向控制制造国的战略目的,这让美元仍能维持主要储蓄货币地位,因为制造国能力不管如何的强,其都需要进口大量的大宗贸易品,又因制造国之间的需求不高,导致他们的货币更多是一个单向性的货币,即制造国与能源国之间贸易关系强,制造国与制造国贸易关系弱,这使得很多制造国都曾经一度到达挑战美元的地位,却最终都未能真正成功,这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广场协议》,通常人们看待《广场协议》更多的是关注日本,日本在之后进入了长期的发展停滞期被称为消失的十年,而在这场博弈中其实还有另一个大国,就是德国。

如何看待G20峰会的内在变化?

美国国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日本财长竹下登、前联邦德国财长杰哈特·斯托登伯(图片左一)、法国财长皮埃尔·贝格伯、英国财长尼格尔·劳森五人在美国纽约的广场饭店签署了这一协议,日元与马克开始升值,日本的失败显而易见,可为什么德国没有陷入日本的怪圈之中呢?

德国不仅是阻止了自己的失败,并且在之后与法国等国促成了欧盟的成立,使得欧元一度成为与美元抗衡的货币。德国找到了突破制造国困境的一种方法,制造国为何不能达到美国的地位,这是因为美国是更高的调配国地位(第一位调配国、第二位制造国、第三位能源国),调配国是通过调配资本与资产的流动从而达到控制制造国与能源国之间的关系获利。所以制造国仅是靠制造能力强势这一个优势就想要挑战调配国地位是不行的。

如何看待G20峰会的内在变化?

在这方面日本和德国就存在差距,德国在1989年推倒柏林墙,1990年德国统一。而早在1951年欧洲就在法国的牵头下开始了组建欧盟的尝试,最开始是从《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开始,到德国统一之后的1991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意味着欧盟的出现。欧盟的出现使得德国的贸易逐渐摆脱了被美国强力控制的阶段,正是通过合作和发展使得德国马克最终成为欧元中的一部分,避免了走向日本的覆辙。

所以如果对比德国和日本就会发现,这两个国家的制造能力都非常不错,但是制造能力强并不意味着会继续上升成为调配国,则需要通过发展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才能实现,更重要的是如何促成与其他制造国的关系上升,德国与法国、意大利、英国等欧洲国家的关系通过欧盟的框架得到了提升,这使得德国制造获得了很多新空间,日本则长期维持单一的亲美政策。

当这种情况造成的时候,日元一旦升值,日本就无力构成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继续提升,最终等于是被困住了手脚,失败也就再所难免。

那么这对中国又有何启示呢?

现在的世界又在走入一种深度的不稳定之中,这种不稳定来源美国地位的不断衰落,美国负债极其高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美元作为世界强势储备货币的时代将会逐渐走向终结,在之后的发展中不单是谁能制造更多更好的产品就能够获得更大的机遇,而是在于谁有能力与不同国家建立更深入的贸易关系上。

能力强的制造国为什么会有经济危机?

因为资本逐渐停止了流动,假如把资本设想为水,制造国虽然能在对能源国的贸易上获得优势,但是资本的顺差就如同是水被引入了池塘一样,一开始会因为水的引入带来宏利,可是制造国的劣势在于他很难将资本转移出去,所以当水不停的淤积的时候,资本到底是升值还是贬值就变得敏感,资本就会寻求资产化,这最终会造成日本情况的发生,与其说日本是被美国算计,不如说日本没有能力转变自身发展才被算计。德国能够避免恰恰是因为他将资本推动欧盟和德国内部的发展上,让资本再次流动起来避免了危机的发生。

对中国来说,虽然中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地位,中国也经常持续顺差的状态,但从能源国成为制造国接下来如何做才是关键,德国与欧洲国家促成了欧盟以后开始了大扩张,大量不符合欧盟条件的国家加入其中,他们唯有大量举债才能维持高水平、高福利的生活,一旦资本发生转移就会发生现在欧盟的危机。另一方面美国则是通过去工业化与产生大量债务来维持对能源国与制造国的贸易需求,到达支撑自己调配国的地位。

所以日本、德国、美国三个国家的道路实际上都不符合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中国走的是属于自己特色的贸易方式,如果说西方走的是自由贸易之路,那中国走的就是公平贸易之路,两者存在本质的差距,这种差距来源于中国不必更多在贸易上附加各种条件。

可以发现的是世界贸易保护在抬头,但这能否得利呢?历史早已给出答案,英国为什么会兴起,当时的欧洲弥漫着重商主义的情绪,英国则通过殖民地的贸易体系构成了一张巨大的贸易网络,通过发展贸易来形成自己的优势和货币地位使得英国赢得了欧洲内部的竞赛。

在贸易关系中,越是注重公平与开放越是能获得利益,因为世界的贸易方式和速度已经远超当时的英国,世界各国的贸易已经形成了一种复杂的交织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如果只强调贸易保护,表面上会获得一些优势,可从一个更大的角度上看也逐渐失去了与其他国家进行更加广泛贸易的可能,贸易的伤害总是相互的,同时也会减少很多潜在的贸易机遇,再加上科技的发展,产品的升级换代速度很快,越是想要通过高标准来打压别人,别人进步的速度就越快。所以综合来看如果说贸易是一张网的话,贸易保护就像是剪断网的环节一样,只会使得自己与别人的贸易能力越来越低。

再加上现在中国远比旧时英国更具优势,中国不需要依靠扩张殖民地来进行贸易网络的建设,只需要通过公平贸易即可,旧时英国在印度、北美,中东的殖民地虽然为他获得了很多利益,可为了维持地位也在不停的付出代价。中国的能力其实早远超越了西方。

为什么笔者敢断言如此的话。

这是因为西方的贸易体系都是依靠打压与不公平实现的,这并非是为了攻击对方的体系,而是要说明对方体系的根本漏洞——成本与收益。

一开始英国和美国的体系都为其带来的初期宏利,不管是日不落帝国还是美国的崛起都是如此,可是之后就陷入了成本上升的危机中,表面看起来强势的大国内部早已慢慢被成本上升和收益减少挖空了只能靠举债维持,前期获得的筹码也慢慢输了出去。所以强势的占有或控制或扩张表面上具有很大前期优势,可最终就会变为劣势不断腐蚀大国的体系。

对中国的方式来说,虽然没有大肆扩张的强势感觉,却真正将贸易网络通过贸易的方式逐渐铺开,加拿大加入亚投行以后,亚投行现有加入的成员已经达到90个,在西方促成的G系会议中,也就只剩下了日本和美国没有加入,亚投行和一带一路的建设为什么可以获得世界的逐渐认可,这就是因为贸易是相互的,推动公平贸易又是可以双赢的。在这样的策略之下世界局势正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以西方贸易体系逐渐衰落为方向,因为西方的贸易体系最大问题来源于他们自身无法长期维持低成本上,为了维持体系需要不停地投入成本和打压别人,造成最后收益转为负债。看似中国没有通过控制他国的方式组建自己的贸易网络,可不控制别国也不需要为长期控制付出高昂的成本,更加因为贸易使得大量国家形成公平交往,是长期获利的方式。

追求绝对控制和零和游戏的美国正在各大地区衰退。

综合来看这一届G20峰会以后,中国将会越来越快的发展自己贸易网络,总是强调用脚投票的西方,也在争先恐后的选择中国,美国的危机在之后会真正上演。那么未来可能发生更大规模的金融危机,美国因为美元泡沫的破灭所引发的危机,会使得世界经济秩序重新建立这种趋势已经很难避免。

在未来的大危机中,如果中国可以稳定住局势,世界对于中国的程度将会更高,中国在贸易中可以发挥的作用也将更大。而美国的控制力越是瓦解他的贸易体系越是脆弱,最终破裂也只是时间问题。

周斌,红德智库海外视角撰稿人,专栏作家。善于写作宏观类文章,研究方向:族权思想、文明制度和文化进程的关系。曾在众多杂志上刊发过文章,任过翻译。
周斌,红德智库海外视角撰稿人,专栏作家。善于写作宏观类文章,研究方向:族权思想、文明制度和文化进程的关系。曾在众多杂志上刊发过文章,任过翻译。

关注我们

中华网"世界观"自媒体平台竭诚欢迎您的加入!

邮箱申请: cpyy@bj.china.com

联系电话: 010-52598588-8687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