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军事 汽车 游戏 科技 旅游 经济 娱乐 投资 文化 守艺中华 佛教 红木 韩流 文史 军事APP 头条APP

注册登录
 
  地动仪汉代科学家张衡的又一传世杰作,在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共发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区有时大到几十个郡,引起地裂山崩、江河泛滥、房屋倒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架地动仪。 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在通信不发达的古代,地震后,为人们及时知道发生地震和确定地震大体位置有一定的作用。

  地动仪历史故事

  那个时期,经常发生地震。有时候一年一次,也有一年两次。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就影响到好几十个郡,城墙、房屋发生倒坍,还死伤了许多人畜。当时的封建帝王........[详细]

张衡,东汉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汉族。 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诗人、汉朝官员 。
 
事件调查:
  【什么是候风地动仪?】 一些科技史著作声称,张衡在公元132年制造的“候风地动仪”能够准确记录地震,比西方第一台地震仪(由意大利人路吉·帕米里制造于1856年)早了1700多年。也有些材料说,候风地动仪可以“预测地震”。不过,史书中有关候风地动仪的记载,仅见于《后汉书》。这一段记载只有区区196字,其中描述地动仪内部结构的内容更只有“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这12个意义隐晦、众说纷纭的字。以后,北齐的信都芳和隋朝的临孝恭,也都制造过地动仪,还留下了相关著作,可惜他们的著作都亡佚了。显然,仅根据《后汉书》中的简陋记载,要复原张衡的候风地动仪根本不可能。今天的复制品,其实是在史书那些“约束条件”之下所作的新创造。 尽管如此,《后汉书》的记载,还是向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用信息。首先,候风地动仪绝不是地震预测仪。它只有在地震发生之后才起作用,只不过能比从驿卒更早地通知京城的人士罢了。这就好比我们看到闪电,就知道接下来很可能会听到雷声,但在闪电发生时,雷声也已经同时发生,只不过还没有传到我们耳朵里罢了....... [详文]
  【地动仪争议惊动教育部 称或修改教科书中相关描述】 “说来惭愧!我直到昨天才知道,那个国宝级的张衡地动仪,台湾香港人都没见过,因为这个'古董'是五十年代才造出来的,在上级有关精神指示下,王振铎根据古书描写的196个字,结合英国科学家的地震理论,设计并发明了这个张衡地动仪,由于选进了教材,国人都以为是东汉货色,事实上,那珠子掉不出来……”11月28日,网友闫涛发了这么一条微博, 然而事实是,这个酒桶似的地动仪是现代人造的。据《看历史》杂志介绍,地动仪记载于《后汉书·张衡传》,它于公元132年问世,大约在公元190年至220年间消失,至今无踪。而《后汉书》中对它的介绍只有语义模糊的196个字,直到1951年,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的王振铎,借鉴日本地震学者原尊礼的直立杆原理,才设计并复原出1:10比例的木质“张衡地动仪”模型,而当时设计这个模型的主要目的,是“作为陈列和宣传之用”。 方舟子说:“不必怀疑张衡曾经建造出一台叫候风地动仪的仪器,但是没有证据能够证明、也没有理由让人信服地动仪曾经发挥过验震的功能,它很可能和今人复原的那些模型一样,仅仅是个无用的摆设。” ....... [详文]
  【方舟子质疑张衡地动仪“验震”功能】 只有59岁的地动仪莫名其妙地成为中国自然科学史的“反面教材”,媒体中频频出现质疑中国科学史和文化史真实性的“网友”,与日常中人人知道,人人又不知道的“有关部门”如出一辙。 复制品的东西其实有很多,但就文化史上声名远播的黄鹤楼、岳阳楼,乃至北京的天安门和前门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复制品。中国历史上的很多东西都不存在了,都是后人逐渐通过各种方式“复原”的结果,西湖雷峰塔在新世纪重建后,也没有人质疑过白娘子和许仙不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部分,也没有“网友”捶胸顿足地哀嚎中国文化是古人们愚弄后人的结果。 中国的文化承载物质多是土木结构,建筑如此,器皿亦复如是。无数次历史浩劫,天灾人祸之后,就连商周时代流行的青铜鼎器也未见得就能够轻易出土或者收藏到,也许方舟子们和“网友”是不是也会质疑青铜器曾经是中国冶炼文化最发达的历史时期是个笑话。 59岁地动仪的产生年代还没有所谓的“文化自信”一说,那时的中国人自信有能力去“解放全世界三分之二受苦人”,不同与当下人们在得到物质后突然发现自己缺失的其实是文化上的自信....... [详文]
  【地动仪受质疑“连累”司南】 对地动仪的质疑“连累”到了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另一个古代发明:司南。历史课本里那个熟悉的“勺子”形司南,同样是王振铎复原的作品,但同样没有成功应用。 按照学术界的普遍观点,东汉王允《论衡·是应篇》中提到的“司南”就是一种磁性指南装置。文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杓”就是勺子。“地”指托着勺子的地盘。“柢”是勺柄。也就是说,做成勺子式的“司南”,放置在坚硬光滑的“地盘”上,它的柄会自动指向南方。 然而,司南制作绝非易事。科普博客科学松鼠会在博客《司南迷雾》中提到,“1952年郭沫若同志拟率代表团访问苏联,希望带一个司南复原品作为礼物……磁勺做出后,就是不指南。代表团行期已近,只好用电磁铁给这个'司南'人工充磁。” “科学松鼠会”文章《司南迷雾》分析称,一是磁石磨成勺状,相当困难,成品率很低,所以物理所要找有经验的玉工做;二是磁石在琢磨的过程中,磁性减弱,指南的效果差;三是它的底部和地盘的接触面较大,摩擦阻力也相应加大,转动不灵活,影响了指南效果。后两点恐怕是那个司南不指南的原因所在 ....... [详文]
  【质疑地动仪:真相优先于历史自豪感】 大多数人也许不知道,此前人们在历史教材里看到的那个张衡的地动仪,是60年前考古学家王振铎复原的。其后,连老版张衡地动仪的原理也开始被质疑。现在,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的大楼里,有一个“张衡地动仪科学复原”课题组,经过多年研究,现已研制出了新版的复原地动仪。然而,方舟子又对新版复原地动仪提出了质疑,认为“仅仅是个摆设”。 真相常以突袭的面目出现,如果不是学者的披露,我们也许至今尚不知道,教材里看到的那个张衡地动仪原来是赝品。张衡地动仪承载了几代人的骄傲记忆,它甚至被升华为古科技文明的象征。真相的残忍之处在于,不仅地动仪是后人仿造的,连地动仪的构造原理似乎也经不起推敲。有学者发现“这个已经被符号化的地动仪,却犯了一个地震学界的原理性错误……”。这情何以堪,难怪网友感叹“自豪感轰然崩塌”。 自豪感坍塌不是坏事,因为建立在虚幻之上的自豪感,原本就很飘渺,坍塌了只是还原本真而已。基于此,笔者认为,地动仪系仿造的信息被披露出来,是一件大好事--幸亏有人披露了这一信息,如果不披露出来,也许不知 ....... [详文]
 

本期专题设计:肖 睿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