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明末起义军中的“老神仙”到底有多神?(3)

2016-11-18 16:29:39    北京晚报  参与评论()人

不管老神仙的真名是叫陈士庆还是梅阿四,反正他不叫尚炯。不知道读者有没有发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老神仙其实从来没有跟李自成发生过交集。也就是说姚雪垠先生在《李自成》一书中借用了老神仙的事迹,塑造出了尚炯这一文学形象,并将他从“献营”请到了“闯营”。

悠游林泉:神仙得善终

老神仙如何能有这般神奇的医术?各种古代笔记中的记载不尽相同,《池北偶谈》说得最简要:“少游终南,遇一道士,授异术,能生死人。”而《虞初新志》中一篇,因为来自老神仙对好友刘文季的讲述,所以比较详细,也有些自吹自擂的成分。

老神仙年幼时不好好读书,总喜欢跟塑神像的人一起嬉戏,被父母责骂后离家出走,跑到关帝庙里求签,见签上写着“他日王侯却并肩”,就琢磨开来:我又不是什么官宦子弟,将来怎么可能与王侯并肩?除非去做神仙。年轻孩子大概都怀有深山老林学异能的梦想,于是他就跑到神仙比较多的终南山去,遇到了一个奇人,授给他医书一部,指点他学习。他下得山来,路过延安,听说某巡抚的女儿荡秋千时跌落,“骨出于外,医莫能疗,募能疗者,金二百,骡一匹”。他便去上门救治,结果真的治好了。他喜滋滋地携金骑骡回到家,想给一直看不起自己的爹妈一个惊喜,谁知陕西那时已经是义军蜂起,遍地狼烟,其父一看他破衣烂衫地离家,绫罗绸缎地回来,以为他做了盗贼,赶紧去报官,官府那时秉承着“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原则,将他直接拖到刑场,多亏其族兄赶来解释,才救他一命,把他带回家。他拿出那本医书给父亲看,说明自己是行医致富,其父怒气未消,“裂书火之”。他赶紧从火中抢出,书只剩下四页没有烧尽,“今之所用者,皆烬余之四页耳”。

在《李自成》里,闯王牺牲后,尚炯一直跟随着高夫人参与反清斗争,最后战死在茅麓山,而真实的老神仙的结局,在古代笔记中也有两种记录,一种说他跟义子白文选一起投诚了大清,白文选后来做到太子少保,必不至于亏待这位救过他一命的老人家。还有一种说法,张献忠死后,大西军分裂为几股力量,主力“从蜀奔滇”。老神仙救人无数,兼以医术高明,所以将士们护卫着他跑到云南,永历皇帝到云南后,义军与明军合力抗清,将义军头领封王封侯,“老神仙啸傲王侯间”,真的应了关帝庙里求来的那张签。他用行医挣到的钱买了一块地,“累石成山,凿井为池,旁植花木,畜朱鱼数百头。客至浮白,呼鱼出水以娱,醉则高歌而卧,不顾也。”这个结局,倒颇符合很多文人雅士的梦想。

明末风起云涌的时代震荡,使得无数英雄人物脱颖而出,在一番斗智斗勇、生死厮杀之后,他们自己赢得了赫赫威名,留给中华大地的只是粼粼白骨、孤儿寡妇。不过,最终这些英雄人物,少有几个能得善终,反倒是一个混迹江湖的医生能过上悠游林泉的日子,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隐喻……对于老百姓而言,苦难的土地上多几个少几个英雄,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多一个少一个医生,终究还是要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