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北京副中心发掘战国至清代墓葬1092座、汉代城址1座

2016-11-24 15:28:37    北京晚报  参与评论()人

今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通州区政府与市文物局联合举办“北京城市副中心文物保护与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一系列考古成果,揭开了通州城尘封的身世之谜。

今年2月26日至9月28日,为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市文物局、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工程建设办公室责成市文物研究所对通州区潞城镇的胡各庄村、后北营村、古城村等地区展开了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数月来,文物部门不懈努力,发掘了1092座古墓、一座汉代古城,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学部委员刘庆柱指出:对这1092座从战国、汉代到清代墓葬的解读,将为多民族地区从思想上增加国家认同,举出历史范例。

千余古墓

纵贯战国汉代至清代

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上午介绍,为确保副中心建设工程前期的考古工作顺利进行,来自全国各地9家具有考古团体领队资质单位的2000余人,积极支援副中心考古发掘,共同完成了101.3万平方米的勘探任务。“勘探面积相当于142个足球场大小,还有4万平方米的发掘任务。”

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共发掘战国至清代墓葬1092座、汉代城址1座、汉唐窑址68座、灰坑8座、水井10口、道路1条。出土各类陶器、瓷器、釉陶器、铜器、铁器、铅器、料器、皮革器等文物4000余件(套)。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墓葬、窑址、地层剖面共计60处遗迹进行整体迁移保护。

“考古发现的延绵连续的地层,既有自然堆积也有人为堆积,还有地震形成的断裂层。”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考古遗存为了解通州地区2000年来自然环境的变迁、人地关系提供了证据。此外,大量战国至汉代以来的墓葬形制多样,为研究北京战国晚期到汉代的考古学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大量文物为探索北京东部地区汉代的社会文化面貌、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密度和分布、丧葬习俗等提供了证据。“这些考古资料证实,副中心所在区域至少自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大量人口居住,特别是东汉时期社会繁荣、人口众多。”

相关负责人还透露,本次在胡各庄村发掘出62座战国晚期至西汉瓮棺葬,“此前,瓮棺葬的发掘较为零散,这么大规模的发现,尤其是成人瓮棺的发现,还是第一次。”在本次发掘中,西汉墓葬发现了许多雕花砖,其纹样多种多样,包括回形纹、四神纹等六七种,“不同种类纹样同时出现在墓葬,这是很少见的。”

此外,在后北营村还出土了古人的技术工具——骨质算筹,这在此前仅少量出现于大葆台西汉墓,“而此次发掘出多达26支,保存得也十分完好。”本次发掘出土的布币中以南方货币居多,“北京是燕文化所在地,这种布币是南方人带来的,这就是文化交融的物证。”

文化遗存

见证多民族融合过程

市文物研究所所长白岩介绍,本次副中心的考古发现与天津、河北等地的同类遗存极为相似。京东、津西、冀中地区,自古以来文化面貌上呈现一体性。“这里是中原农耕民族和草原游牧民族不同民族间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区域,由此孕育了丰富多彩、极具特色的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学部委员刘庆柱也表示,本次发掘的1092座墓,年代从战国、汉代一直延续到辽金元明清,“辽是从大兴安岭来的,金是从黑龙江来的,清是从辽宁来的,都是周边少数民族,他们到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文化,通过这次发掘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是怎样融入中华民族文化的。”

刘庆柱解释,在多民族多地区,其他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能通过日常生活反映出来。“通过辽、金、元、清的墓葬,特别是老百姓的墓葬或是中低层阶级墓葬,我们能看出当年多元一体的国家是什么样子。”比如,满人自古尚火葬,到了北京地区就改成了土葬,这就体现了其对汉文化的认同。

“副中心的发掘看的不是‘宝贝’,而是精神上的东西,是国家的凝聚力。”刘庆柱指出,对这1092座从战国、汉代到清代墓葬的解读,将为多民族地区从思想上增加国家认同,举出历史的范例。

汉代城址

将揭开路县故城面纱

本次考古工程中的另一大收获,是在目前副中心行政办公区西北方向的古城村,对汉代城址——路县故城进行了进一步考古勘查。据介绍,春秋战国时代,今通州地属燕国。至西汉,今天的通州区境设置了路县,属渔阳郡。后王莽篡汉,改路县名通路亭。东汉建立后,废莽所改,恢复西汉旧称,但改“路”为“潞”,始称潞县。

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7月至9月,文物部门对路县故城进行了总范围约50多万平方米的考古勘查,共试掘探沟11条,并选择重点部位抽样进行考古勘探。经过初步考古勘查,结合古城址的具体情况可将古城遗址分为城墙基址、城内遗存、护城河和城外遗存四部分。其中,城墙基址保存较好,北墙基址长约606米,东墙基址长约589米,南墙基址长约575米,西墙基址长约555米,四面城墙基址基本可以闭合,城址平面近似方形,城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城内发现了一条南北向的明清时期的路面遗存和一条南北向的辽金时期的路面遗存;南城墙墙基外侧约11米至13米处发现有护城河道遗存,河道走向与城墙基址走向基本平行,宽度约30米至50米。

何以将这座故城“断代”为汉代?白岩介绍,在钻探沟的包含物中,文物工作者发现了汉代的钱币、陶片。另外,在城墙周边的沟壁上,赫然挂着三个瓮棺葬,这明显可以看出是汉代的遗物。另外,目前还发现了铁锛等生产工具,明显带有汉代的时代特征。

路县故城是目前所知通州区唯一的秦汉城址。它在北京作为早期中国北方地区的政治中心、军事中心和交通中心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交通、经济、军事意义。刘庆柱表示,路县是汉代渔阳郡辖四县之一,这座基本成方形的城基本符合北方地区县一级行政平台的规模。此处目前已发现的出土物,完全可以证明它曾经作为区域政治平台的“身份”,“比如,发现了直径超过15厘米的汉代瓦当,这在当时一般都是府衙的规制。”

背景

通州不可移动文物

达236处

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以及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州区具有以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为代表的大量古建筑、古遗址及优秀近现代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据市文物局发布数据,目前,通州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登记项目236处,已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46处。其中包括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大运河与通州近代教育建筑群),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以及其他市级地下文物埋藏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不同时期的古建筑类遗存等。2000年到2015年期间,市区文物部门共完成50余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保护工程,投入经费总计约1.4亿元,使三教庙、燃灯塔等三十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得到全面的保护,一批文物建筑修复后对社会开放。

市文物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于平表示,北京市将推进京东大运河、北京市文物收藏修复展示中心文化项目,打造“三庙一塔”为中心的“通州味”传统文化圈,打造通州、张家湾、漷县古城及汉城遗址公园等历史文化景观,建设以展示运河历史文化和举办高端文物展览、重大文化活动的副中心现代化博物馆和一批历史文化展览参观场所。

本报记者 孙乐琪 J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