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马克思与《纽约论坛报》始末(1)

2016-06-26 12:25:14      参与评论()人

“1861年2月对马克思来说特别难捱。”美国历史学家乔纳森·斯珀伯(Jonathan Sperber)在《卡尔·马克思:一个19世纪的人》“引言”中说。儿子早夭,妻子燕妮险些死于天花,他本人饱受皮肤病折磨,是继续流亡伦敦还是返回故国,都令他头疼不已。更主要的是——当时他“丢掉了《纽约论坛报》(New York Tribune)欧洲通讯员的工作”——丢掉的不仅是他全家的主要生活来源,还有他极为看中的舆论宣传阵地。“我第一次见到他对此事如此上心。”燕妮在致恩格斯信中说:“他已经无法入睡。他一直想着这些事情,整晚整晚地不得休息。”

《纽约论坛报》究竟是怎样一份刊物?为何会对马克思的生活产生如此重大影响?这还得从头说起。

《纽约论坛报》(又名《纽约每日论坛报》,以下简称《论坛报》)由霍勒斯·格里利(Horace Greeley)于1841年创办。格里利本人对当时美国社会两极分化的趋势深为忧惧,担心阶级矛盾会颠覆共和政体,因此《论坛报》在废奴、禁酒、平权等社会问题上所持的政治立场惊人地激进。

1847年,欧洲革命前夕,格里利邀请查尔斯·达纳(Charles Dana)担任驻欧特派记者。正是在德国科隆,经朋友介绍,达纳结识时任《新莱茵报》主笔的马克思,后者雄健的文风令他印象深刻。1851年,达纳给流亡伦敦的马克思写信,希望马克思能考虑作为海外通讯员为《论坛报》撰文。马克思欣然同意,对每篇一英镑的价格也表示满意。由此开始了双方长达十年的合作。

平心而论,当时马克思其实并没有太多选择。《新莱茵报》遭查封后,他本人被驱逐出境,举家迁居至巴黎,后移居伦敦。而伦敦物价高昂,居大不易。燕妮早在迁居后不久就当掉了陪嫁的最后一串项链。达纳的邀请于马克思而言真可谓雪中送炭。虽然,马克思还是先给远在曼彻斯特的恩格斯写信,告知他这一喜讯。“这是北美流传最广的一份刊物。”他在信中说。但考虑到自己的英文不佳,他提议,能否请恩格斯在数日之内先撰写一篇关于德国革命的文章以“开个好头”?然后再由他本人转寄达纳。数日后,恩格斯交出《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第一篇(其后共寄出十八篇)。

署名为马克思的《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系列文章大获成功。从1852年下半年起,马克思开始自行撰文。一开始,他对英文的把握还不够,需要威廉·皮珀帮助编辑;但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他开始习惯用英文写作,不过他的文风永远都是德国式的。马克思有时赶稿很着急,以至于满纸都是潦草的笔迹。这种情况下,燕妮就会誊抄一份,通过汽船寄到纽约。在十年时间里,马克思有四百八十七篇文章获得了稿酬,其中大多数都作为《论坛报》的头条文章出现。这里大约有四分之一实际上由恩格斯代笔——当马克思的健康出现问题时,恩格斯就会出手。与军事相关的文章大多也由恩格斯操刀,据说这是“将军”(他的绰号)的特长。

虽然马克思开始时完全只写关于英格兰的文章,但到1853年,由于与俄国的关系变得紧张,马克思开始将视角转向东欧,而后是印度,甚至还有关于中英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文章。他的大部分评论文章观点强硬,态度却异常冷静客观,其中不乏标志性的讽刺与挖苦。然而这可能也正是他的文风魅力之所在。撰写这些文章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为了获得材料,马克思会经常阅读主要的英、法、德、意、西文报刊,查阅英国议会各调查委员会的“蓝皮书”报告以及议会辩论的记录。马克思偶尔会做一些个人报道,但他在新闻工作中的角色更像是今天的专栏作家,而不是记者。此外,他还尽力把大量文章与他“严肃的”研究连在一起,增加了文章的深度。例如,他关于印度的一些新闻文章就几乎原封不动地收入了《资本论》。通过《论坛报》,马克思还为他的作品找到了其他平台。其中的部分文章,被美国当地一些德文报转载,另有一些则出现在了左翼和反对派的英国报纸上,获得了相当多的读者。在总结马克思生平事迹的悼词中,恩格斯说在这期间(1852-1861),这类文章中涉及的题材比马克思一生中所有其他作品加在一起还要广阔,可以说恰如其分地强调了刊登在《论坛报》的新闻作品在学术领域和政治领域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