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传统文化 > 正文

大美于艺,以手传心——“民艺:转化的生机”主题研讨会侧记

2016-10-01 22:25:39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人

大美于艺,以手传心——“民艺:转化的生机”主题研讨会侧记

2016年10月1日,“民艺:转化的生机”主题研讨会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举行。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北京歌华创意设计中心主任曾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杨阳,中华网总编辑穆晓航等,就“民艺的黄金时代是否到来”、“传统民艺的当代价值”、“传统手艺人在当代的角色定位”、“纯手工与工业化”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北京歌华创意设计中心主任曾辉

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北京歌华创意设计中心主任曾辉

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民艺黄金时代的来临

“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的逐渐普及,曾经默默无闻、自生自灭的民艺也突然,出现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之中。在从事互联网行业的穆晓航近几年的体验里,从创意市集到电商拍卖,民艺似乎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无所不在。

不过,曾辉却对此持不同意见。他认为,中国民艺目前仅停留在奢侈品和艺术品的层面,并没有深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这是对民艺的一种狭义的误读,是“小民艺”的范畴,而他则更主张“大民艺”的复兴。

曾辉并不赞成当前人们对民艺艺术化的推崇,于他而言,这反而是一种舍本逐末的不智之举。在他看来,只有让民艺走入生活,大力发展手工业,与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的日常活动紧密结合,成为大众生活的刚需,才是民艺黄金时代的表现,而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数十年的时间。

杨阳也同意曾辉的观点,不同时代的审美各有差异,古老的民艺想要代代相承、永保生机,向“生活化”方向的转化无可避免。她还大胆地预言,当未来民艺深入千家万户的时候,民艺概念本身反而会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杨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杨阳

非主流、土老帽、皇家特供……这些都算是“民艺”吗?

在研讨会上,嘉宾们也讨论到了工艺美术与民间艺术之间的异同之处。崇尚宋代审美的曾辉批判了晚清之后的皇家典范的审美体系。在他看来,艺术之美应该属于日用生活之美,而不是属于精英阶层的高高在上、奢侈无度的审美。

曾辉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大众对民艺的一个常见的误解,即民间等于非主流,是被边缘化的、迟早被时代所淘汰的过时之物。而现代社会的“过度”美学,更是加重了这一偏见。

曾辉希望人们能认识到,保护民艺不仅仅是传承工艺方式与材料,更应该研究如何让民艺改变城市、改变乡村、提升生活的美学品质,改变中国人的心性,祛除浮华、躁动。

曾辉认为,二者间的争议,恰恰体现系了对传统艺术的认识远远不够。“目前,社会的主流审美水平比较低端,更多的审美品位却没有被发现和传播。如果以低端的审美来传承传统文化,是可悲的,不传也罢。”

中华网总编辑穆晓航

中华网总编辑穆晓航

手工与机械化,谁才是“民艺”的未来?

“纯手工就是好的吗?”

面对这一经久不衰的疑问,杨阳坦言,当前的民艺作品其实基本上已经属于半手工半机器的领域。在她看来,“民艺”作品最重要的本质并非工艺,而是作品当中寄托的情感。“其传统的手艺、审美背后其实是东方的智慧。每个人走到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收获和感受。”

穆晓航着眼于市场,断言纠结毫无必要。“市场是一把尺子。市场具有培育、选择的功能。手艺人无论走哪个方向,都与市场不断互动,都要不断的进行修正,最终存在下来的就是合理的。”

曾辉同样否定了手工与机器简单的二元对立理论。他指出机器也是人手的延伸,大工业的批量化生产与一次性消费之所以令人反感,是因为其破坏了生活的格调,人们更应关注工艺背后的工匠精神与文化信仰。

“手工恰恰能强调温馨的情感,还能带给我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普遍适用于全社会。强调民艺,其实是强调手工所代表的美学精神,以之改造工业化、城市、乡村、生活方式。所以,不必对立机器与手工。任何时代,手工都不会消失,只要人活着,就有手工,有手工精神。”

大美于艺,以手传心——“民艺:转化的生机”主题研讨会侧记

大美于艺,以手传心——“民艺:转化的生机”主题研讨会侧记

民艺是深藏于传统文化土壤中的种子,当代传承者的一个巨大使命,就是如何让这一颗蕴含着丰富文化基因的种子在新时代生根发芽。为了研究这个课题,“转化的生机”民艺主题活动还将举办“夏布新生”、“地区活化与共建”两场研讨会,并还将举办“相信青年的力量”民艺传承征集计划优秀方案陈述会,助力推动民艺传承事业。(文/刘畅 摄/杨红军)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梁弈文 CA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