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出世时是个肉球,很像道教金丹或内丹的形状。石矶那首诗中的坎离也就是炼丹术中的龙虎,这也难怪江西的龙虎山会成为天师道的祖庭。而在《九皇丹经·龙虎铅汞论》中,张三丰认为哪吒与龙的争斗并不是个你死我活的过程,而恰恰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混合之大道。他写道:“我用一哪吒金刚圈降住你,抽你筋作为一条养性接命的金带,时时系着,哪怕你不去向太极真人前,请一点真一不二法门来,与我为混合之大道也。”因为在炼丹术中,龙虎是铅汞的隐喻,哪吒和龙的争斗(正如《西游记》中孙悟空和龙的争斗),恰似铅汞(也就是坎离)还丹之术。哪吒和龙的恩怨和孙悟空何其相似乃尔,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猴行者在九龙池与九龙搏斗,打败它们后,猴行者抽出它们的背筋,这个动作和哪吒一模一样。
所以当哪吒在陈塘关“自剖其腹,剜肠剔骨”之后,《封神演义》写下了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文字:“真人将一粒金丹放于居中,法用先天,气运九转,分离龙、坎虎,绰住哪吒魂魄,望荷、莲里一推。”哪吒的莲花化身就成功完成了。在这个化身中,他的脚下踩着风火轮,手中拿的是火尖枪,恰似一个炼丹的鼎炉,在熊熊烈火中煅烧着太乙真人的这粒金丹。
在《大正藏》涉及哪吒的篇目中,哪吒是毗沙门天王的三儿子,除了向道宣送了颗佛牙之外,几乎没有让人记得起来的英雄事迹。可见哪吒这个形象进入中国之后,就迅速地被道教系统所同化,成为其秘密隐喻系统中的一部分,而这个秘密隐喻系统,很大程度上指向道教的炼丹术。
调和阴阳,占据八卦(与八臂对应)的方位,最终让一座城市像金丹一样不朽,固若金汤,这似乎符合设计师和公众的内心期许,但并不以降伏龙王为其终极目的。作为一个帝国的首都、“龙兴之地”,帝王对于帝国的长治久安除了政治上的制度建设之外,也常常将自己的愿望投射于神秘主义的诉求。从秦定都咸阳到明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中国都城的建制都必须符合宇宙观的变化,比如有学者指出,西汉国都长安的锯齿形城墙就象征着北斗七星和南斗七星,而虎踞龙蟠的南京已经向我们证明了古代都城的选择在多大程度上要向风水——古代秘密景观学倾斜。而《西游记》和《封神演义》这两座“神秘园”在多大程度上要求助于一种秘密道教理论,这又是一个必须回答又无法尽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