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书摘 > 正文

迷途帝国的出路:康熙与彼得大帝的治国差距(2)

2016-04-27 09:54:22  中国台湾网    参与评论()人

康熙一生既受到满洲骑射文化的训练,又受到蒙古草原文化的熏陶,还受到汉族儒家文化的影响,可谓“全能皇帝”。正是这种严格认真的教育,形成了康熙雄浑博大的学识修养,培养了康熙果断坚韧的人格力量。

公元1669年,康熙正式亲政。这位蓄势待发的少年天子,一旦坐上至高无上的王权宝座,就显示出不可遏止的治国雄心。他十四岁时就亲自谋划铲除了位高权重、专横跋扈的鳌拜,一生先后平定三藩之乱,东北反击沙俄,西北扬威平叛,修德中外一家;对内则治河安邦,富国裕民,肃清吏治,开创出“康乾盛世”的繁盛局面。康熙的一生,既能纵横疆场、运筹帷幄,又能经世济民、安邦治国,达到儒家标准的“内圣外王”境界。这样的帝王,如果不是处于一个终结蒙昧的专制王朝,也许算得上“千古一帝”了。

§命运多舛的少年彼得

在地球的另一端,比康熙晚十八年出生的彼得同样命运多舛。他来之不易的皇位,显得更为血腥。彼得的父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老年得子,欣喜若狂,对彼得宠爱不已。可惜好景不长,彼得年仅四岁,老沙皇突然病逝,孤儿寡母、势单力薄的彼得母子命运岌岌可危。彼得十岁那年,经过一系列血腥的斗争,同父异母的索菲娅公主先发制人,以谎言和承诺赢得射击军的支持,兵围皇宫,拥戴彼得一派的皇后亲属纷纷人头落地,一颗颗血淋淋的头颅被挑到射击军的矛尖上。索菲娅在斗争中占据了上风。此情此景让彼得深受刺激。索菲娅这个阴险狡猾的女人,她那种翻云覆雨、复杂多变的政治手腕,给年幼的彼得以深深的影响。他的一生从此崇尚暴力,并学会对待敌人应该如何恩威并用,残酷无情。

和康熙幼年生活在野心勃勃的鳌拜的阴影下一样,彼得母子在索菲娅公主高悬头顶的利剑下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彼得虽然是名义上的沙皇,而真正的大权却紧握在索菲娅公主手里。他们被索菲娅公主赶出了莫斯科,流放乡间。

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天生精力充沛、求知欲强的彼得如同脱笼之鸟,自由翱翔。与从小生长在深宫红墙内锦衣玉食的康熙不同的是,彼得不认为手工是贱活,他对实用技术有着疯狂的热情,办公室里有木匠、石匠、铁匠的全套工具,一生精通十二种手艺。中国历史上,很多皇帝也有着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业余爱好,有喜欢做木活的,有爱好设计下水道的,有喜欢做生意的,甚至有像北齐后主高纬那样喜欢扮乞丐行乞的。然而彼得并没有只荒嬉沉醉于一己之好,他更讲求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对历史、地理、炮学、造船都充满浓厚兴趣。而他最如痴如醉的还是军事游戏。广阔的乡间成为他最好的训练场。他的儿童玩具几乎全部是由马刀、战鼓、小火炮组成。他十一岁就学会发射大炮,十三岁就会使用手枪和毛瑟枪。他在住所旁边构筑了带炮塔的兵营,周围挖了壕沟和阵地,他常常组织村里的小孩们玩打仗游戏,带领他们冲锋陷阵。

后来,年幼的彼得心血来潮,竟向索菲娅公主申请索要一批真枪实弹。索菲娅暗暗欢喜,这个羽毛未丰的小子,一直是威胁她独霸王权的一块心病,如今眼见他玩物丧志,不问世事,索菲娅求之不得,不禁喜从中来。她不但送去了大批枪支弹药,甚至还送去了大炮和正式的编制。索菲娅做梦也没有想到,正是这些看似玩闹的游戏断送了她的权柄。

彼得搜罗了一批外国军人,招募了六百名童子军,立志将他们训练成纪律严明的军队。为了鼓舞士气,他亲自担任了鼓手。他甚至举行真枪实弹的军事演习,导致他的二十名“士兵”丧命。而这些与彼得玩耍长大的孩子,后来有不少人成为他的重臣,比如儿时当过猪倌的雅古任斯基当上了总检察长,卖过肉饼做过马夫的缅什科夫成为他的陆军大元帅,而这支童子军也成为俄国真正意义上的正式军队,精锐程度远远超过了政府当时控制的射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