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书摘 > 正文

故宫的隐秘角落:武英殿的历史风云(2)

2016-05-17 09:35:34  文汇读书周报    参与评论()人

出身草根的李自成或许很想跟出身龙种的天子照个面,这样的英雄事,连项羽都未曾做到。当年张献忠兵败降明,李自成在潼关被洪承畴、孙传庭打得落花流水,只剩下十八骑逃向商洛山中,苟延残喘之际,支撑他的,或许就是这样的痴心妄想。他没有想到崇祯不给他机会。他命令部下满紫禁城寻找,也没有找到他的尸体。他的龙体,此刻正在煤山顶上的瑟瑟寒风中飘来荡去。

李自成进驻紫禁城,以武英殿为处理军政要务之所。这座宫殿始建于明初,位于外朝熙和门以西,与东边的文华殿相对称,一文一武,相得益彰。据说明成祖朱棣早年曾在这里召见大臣,他甚至把全国官员的名录贴在大殿的墙上,时时观看,以思考王朝的人事布局问题。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崇祯皇帝突然做出一项决定,从乾清宫搬入武英殿居住,从此减少膳食,撤去音乐,除非典礼,平时只穿青衣,直到太平之日为止。他没有想到,他没能看到太平之日的到来,自己死后,最大的对头李自成成为紫禁城新的主人,偏偏选定了武英殿作为处理军政要务之所。

正如项羽火烧阿房宫一样,项羽这一破坏文化遗产的行径,历来为人诟病,但陆川借项羽之口表达了这样的逻辑:正是因为阿房宫无限的壮美,“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才勾起了这些草莽英雄对于权力的渴望。所以,在影片里,项羽总是对先期抵达的刘邦是否进过阿房宫、见识过它耀眼的繁华耿耿于怀。他知道,无论什么人,只要见识过它,就难以忘怀了。陆川给了项羽一句台词:“烧了它,大家都不用惦记了。”

武英殿现在是故宫博物院书画馆,但除了举办书画展览,平时并不开放,只能透过武英门,窥见它武英的一角。武英门前有御河环绕,河上有一石桥,桥上雕刻极精。周围是一片树木,有古槐十八棵,在宫墙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苍古。那一份清幽,在极少树木的紫禁城里显得格外珍贵。每逢上班,从拥挤的地铁、嘈杂的人群中挣脱出来,从西华门一进故宫,我都会向那片树林行注目礼,或者干脆走进去,听一听树枝上叽喳的鸟鸣。树枝上的鸟鹊,有时会轰然而起,飞向天空,像一把种籽洒向田野。它们绕着宫殿的鸱吻、觚棱盘旋,又成群结队地落下来。也有时,下班前,我会在那里驻足片刻,看暮色一点点地披挂下来,笼罩整个宫殿。那时,武英殿漆黑的剪影就像一只倒悬的船,漂浮在深海似的夜空下。很多年前,也是薄暮降临的时分,就在我站立的地方,站着大清王朝军机大臣曾国藩,忙中偷闲,留下一首《腊八日夜直》诗,其中有这样两句:

日暮武英门外望,

并阑冰合柳枯垂。

回到李自成。二十一日,长城脚下,九门口“一片石”之战,是决定历史的一战。吴三桂与清军联合作战,将李自成打得屁滚尿流。多年前,我曾前往这片古战场造访、考察,并在六百页的《辽宁大历史》里详述了战事的过程。

落花流水春去也。李自成再度回到北京,已是二十六日,春天已经过去,京城里的树木都已绿色饱满,肥硕的枝条在微风中温柔地轻扭。辽阔的苍穹下,紫禁城坚硬的线条孤独地挺立。马蹄落在凸凹不平的石板路上,十分的沉闷滞重,早已不似一个多月前的轻盈欢畅。他知道辉煌的紫禁城不再属于自己,他心里想的只有一件事——赶快登基。

二十九日,登基大典在紫禁城武英殿举行。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像李自成这样心情复杂地坐在龙椅上,也没有一次登基大典如此潦潦草草。三拜九叩的威仪背后,是一盘不堪面对的残局。这是一场为了告别的聚会,没有人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