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沙龙 > 专讯 > 正文

发掘散落在民间的中国“好声音” ——中华网专访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馆长连晓东

2016-04-07 17:31:20  采&编/杨红军 刘淑玲 摄/杨红军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人

发掘散落在民间的中国“好声音” ——中华网专访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馆长连晓东

发掘散落在民间的中国“好声音” ——中华网专访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馆长连晓东

2008年的一天,一名听众点名要听马元凤老师的戏曲唱段。马元凤是老一代豫剧大家,早年在洛阳曾有“吃饭真不同(洛阳知名饭店),看戏马元凤”的说法。但由于时间久远,马老师的唱片很不好找。花费了大半年时间,电台工作人员才找到了深居简出的马元凤老人和她珍藏的老唱片。唱片播出后,一些老听众听到这被尘封了几十年的唱腔后,非常惊喜,纷纷要求点播一些老艺人的唱段。

作为郑州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也是这次寻访的亲身参与者,连晓东内心感到一种深深的不安,他觉得应该为这些散落在民间的老艺人以及他们的“好声音”做点什么,于是便开始了寻访民间曲艺界老艺人,并为他们留下声音和图文资料。

几年下来,连晓东先后走访了300余位老艺人,做了9000多期节目,出了多张专辑。渐渐地,他觉得应该让这些寻访来的资料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更多年轻人认识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想法最终促成了全国第一家声音博物馆——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的落成。

寻访路上发生了哪些故事?在老艺人家中,又有多少光荣岁月被尘封?带着这些疑问,中华网专访了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馆长连晓东,仔细倾听他寻访“中国好声音”的故事。

发掘散落在民间的中国“好声音” ——中华网专访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馆长连晓东

发掘散落在民间的中国“好声音” ——中华网专访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馆长连晓东

1、中华网:连老师您好,您这个声音博物馆是哪年开办的?主要是出于什么样的初衷和动机?

连晓东:从2007年开始,我们郑州人民广播电台有一档栏目叫《戏剧夜动听》,节目的初衷就是我们在节目当中播出听众推荐的心目当中好的唱段,让大家来共同欣赏。后来我接手之后,我做了大概有一周,因为我是日播节目,每天都有,一周之后,我发现,听众对偏爱的唱段经常推荐,这样每天重复性太大。后来我在节目当中建议听众推荐最让他们触动的唱段,在你的原乡老家那些你感觉特别好的唱段。

有一天,有一个洛阳籍的老听众说,他们当地流传着“吃饭真不同,看戏马元凤”的说法,“真不同”是洛阳非常有名的一个酒店,马元凤就是豫剧名家。他问我们有没有马元凤唱段。可惜当时台里没有那么多的资料。

一周后,有人打我办公室的电话说有马元凤的唱片。后来我们就跑到听众家里面,到他们家一看,家里面很多老唱片,有黑胶木的老唱机,他打开之后,胶片在留声机上一转一响的时候,我真的感觉特别好,就像打开了一坛陈年老酒一样。我问他说能不能把留声机和唱片拿到台里转录一下,变成能播的形式,方便我们在节目中播出。播完那天我的短信平台上都刷屏了。

从那天开始,我就萌发了在节目当中寻访一些已经离开舞台的老一代戏曲名家。2007年10月份,我们正式开始寻找老艺人。刚开始做的时候很难找,像马元凤就是第一个寻访的对象,因为她离开舞台太早了所以寻访起来很困难。大概花了半年的时间,我们才算找到了她。到了她家,我们看到她家的墙上挂满了早年她演出的剧照,非常漂亮。那时由于患脑溢血,她的记忆力减退了很多,基本上有些人她都不认识了,但一说到戏曲,她立马两眼放光,张口就唱。从马元凤开始,我们按图索骥,根据这些老艺人们提供的一些线索,先后找到了300多位老艺人,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我们先后做了9千多期节目,出版了很多专辑。

我们在寻访的过程当中,发现很多老艺术家都留了一些早年的物件,为了让后人了解以前我们文艺界的前辈们是怎么样通过这些物件在舞台上来向大家传递我们传统的艺术的,我们就开始征集搜集这些东西。2010年,我给台里打报告看能不能成立一个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中心,最后决定成立一个博物馆,起名叫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这就是它的由来。

发掘散落在民间的中国“好声音” ——中华网专访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馆长连晓东

发掘散落在民间的中国“好声音” ——中华网专访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馆长连晓东

2、中华网:如今这个博物馆是免费对外开放的吗?取得了哪些社会效益?

连晓东:博物馆成立之后,我们就面向公众,免费对外开放。光去年我们这个博物馆就接待了来自海内外的九千多位参观者。除此之外,我们定期会在里面搞一些讲演活动,有古琴公益培训,有昆曲的公益培训,戏曲流派公益的讲演活动,等等。

此外,我们还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也会通过郑州人民广播电台的一些媒体来对外宣传与传播,不断扩大这个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观众来参观。

3、中华网:走访了这么多的老艺人,那么你对曲艺文化传播有着怎样的看法?

连晓东:其实到现在我感觉到传统艺术,特别是个人流派,它就是一个人去艺亡的艺术。例如,常香玉的流派、常陈崔马阎桑,他们这些个人流派唱的虽然都是豫剧,旋律是一样,但是却有自己的感悟,自己的境界,理解不一样,加上各家的自身生理条件不一样,逐渐地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戏曲艺术是一种口传心授的艺术,比方常派的唱腔,徒弟要学,如果说老师不给你讲,光是听唱段,你学不到,你只能学个皮毛,其实戏曲艺术的那些唱腔就为了表现人物,它都是有规律在里面的,都为了表现人物此时此刻的心情。

声腔艺术必须有录音在的,如果艺术家他不在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个了解他们的艺术特点,这个是个人声腔的魅力,它得琢磨呀,因为艺术本身是来源于生活,它是高于生活的舞台艺术呈现,如果你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群众,就没有了,艺术没有生活,那是没有感情的东西。

发掘散落在民间的中国“好声音” ——中华网专访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馆长连晓东

发掘散落在民间的中国“好声音” ——中华网专访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馆长连晓东

4、中华网:在寻访老艺人的时候,是不是也发现一些新艺人?比如说盲人姐弟。

连晓东:当然很多了,我们一方面是挖掘老一代、老去的艺术家们,再一个,我们推出一些年轻的,我们感觉是个苗子,非常不错的,而且他们在民间的生活状况很艰难、艰辛的那种,我们都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前年,在马街书会上,我发现了一对盲人,女的叫郑玉荣,她才20多岁,我一听她的唱腔,觉得非常好,后来我们通过交流,才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很难,不像以前一样,以前有演出,现在市场逐渐萎缩,特别现在这种多元化的娱乐方式来冲击传统文化,他们生存其实很艰难。前些年,我们演出市场很多,现在基本上半年有一场或者三个月有一场。家里面有个红白喜事,就找他们去。像名家们,我们还通过台里面去播,他们还有一些演出市场,但在民间生存的这些流浪艺人们,他们几乎很少有,因为他们起步很低的,在民间很苦的。

虽然他们是这样一个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但是他们的艺术,我感觉很好,他们就保留了那种传统的唱法。我们通过她想呼吁大家来关注一下濒临失传的这些民间艺人的艺术。后来我们就把盲人郑玉荣请到舞台,我们给她录,录完之后,我们发现了很多优点,比方她虽然唱的是坠子,比方《大明英雄会》,这是个大头书,里面有十几个角色,她一个人演绎,但是她唱男的时候,她为了表现人物那种高大、勇猛,她会借鉴那种豫西调的旋律,她为了表现那种穷苦人家的妇女受压迫、哭哭啼啼的时候,她会借鉴一些曲剧的旋律,揉到坠子当中,听着还是很丰富、很好。我们想通过以郑玉荣为代表的这样一个艺人,让更多人去关注他们,因为他们的艺术虽然在民间,但是他们代表了民间艺人的生存状态、对传统文化的一个态度。因为他们一方面是靠这个生存,再一个他们是喜欢这个,他们是敬畏传统,发自内心的去喜欢。像郑玉荣,她虽然看不见,她一般都是后半夜学,倾听着老录音,学到天亮,每天都这样。她不像田连元老师他们说书的,只说唱。她连说带唱几个小时,我们以前录,一天能录五个小时,那么多人物、那么多词,她都能记住。

发掘散落在民间的中国“好声音” ——中华网专访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馆长连晓东

发掘散落在民间的中国“好声音” ——中华网专访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馆长连晓东

5、中华网:马街书会算是曲艺艺术的一个峰会吗?

连晓东:马街书会是在河南平顶山宝丰县马街这个地方,因为平顶山宝丰本来是一个曲艺之乡,说坠子书的、大鼓书的、相声的很多,这个马街书会到目前为止,大概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你想想,这样一个民间自发形成的聚会,它能够延续这么多年,它一定有它很多的道理在里面。每年这个时间,大家汇集在一起,就像现在的展览会一样,可以获得我今后一年的收入、演出的市场机会。因为它有它的价值,各有所需,所以这么多年,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逐渐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我们都叫它麦田边的曲艺传承的盛会,现在引起了很多的关注,因为以前是民众自发的,现在也受政府的保护了,申报了国家非遗,当地也建了马街书会的博物馆。

6、中华网:您参加了多次马街书会,可不可以从马街书会来看一下民间戏曲发展的一个趋势?或者说未来会有什么样的走向?

连晓东:现在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要扶持民间的这些文艺院团,一方面是国家拨资金来扶持,维持它的发展,另一方面鼓励艺人、演员们自身行动起来,首先把艺术精益求精,艺术学到手,然后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开拓市场。

传统文化艺术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受到一定的冲击,但是它一定是有它自身的价值的,是我们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组成的重要部分,特别戏曲在艺术当中,它保留了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在发展,任何事都是在不停地往前发展,不管怎么样发展,万变不离其宗,我们自己民族性的东西,它一定有它的价值所在,特别针对这些年轻的一代,我感觉应该有这个责任,特别像我们媒体人,我们更应该有这个责任。以前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我们要大力宣传这些优秀传统文,让年轻人真正地去了解,走到剧场里面去听,亲身感受它的魅力。

采&编/杨红军刘淑玲

摄/杨红军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