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社会,华人和亚裔在社会职场上遇到玻璃天花板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公司和政府机构中,高层主管大多清一色是白人,有色人种晋升到一定程度就遇到一层无形的天花板,而有些挤进高层的也只是作为象征符号出现而不拥有真正的决策权。亚洲人甚至将这层充满隐形歧视的玻璃天花板称之为竹子天花板,自嘲因为自己的面孔和文化而在职场上受冷遇。
美国好莱坞大片最能体现这种职业天花板。主旋律大片一般都有“白人救世主”情结,也就是说,白人英雄好像救世主一样领导整个世界走出黑暗。而有色人种,例如黑人、亚裔、拉美人等只是作为白人英雄身边的助手、配角、仆人而存在。可以说,这样的大片每年批量生产,向世界推销白人救世主的自恋情怀。
电影《白宫管家》
前些年,《解放姜戈》《为奴十二年》《白宫管家》等黑人解放电影再次引起了有色人种的不满。可以说,凡是讲述黑人解放电影都被“白人救世主”的情结所污染。在这些电影中,作为奴隶的黑人一定要经过一个开明的白人的带领和帮助才能得到解放。因为很大程度上,好莱坞和唱片行业是一个异性恋白人控制的世界。资金的来源、白人导演等因素已经决定了白人一定要成为救世主的角色。
电影《解放姜戈》
《解放姜戈》中的白人救世主
即使《为奴十二年》的导演Steven Rodney是黑人,这种白人救世情怀仍旧在他的电影中成为主旋律。这是因为,西方的种族问题已经不只是一个皮肤黑白的问题,而是已经内化为一个文化的问题。因此,最明显的歧视不是黑人与白人之间的歧视,而是黑人内部的歧视,黑人对黑人的歧视。在黑人解放电影中,白人豪宅中的黑人奴仆和管家的嘴脸往往以为自己是和主子一样是白色的。
电影《为奴十二年》
非常讽刺的是,白人救世主的情结不仅只在美国和英国产生,还波及到其它国家。例如在新西兰这个没有黑人问题的国家,土著、岛民、毛利人于是被等同于黑人。在前些年一部毛利人导演的电影《锡安山》中,讲述是一个有歌唱天赋的毛利人是如何被白人发现、成名的,于是毛利人和黑人一样被白人解放出来了。这种赤裸裸地复制好莱坞的方式实在让人汗颜。
电影《锡安山》
同理,在一些有批判意识的白人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对现实尖锐的批评。2013的英国电影《共谋》出色地讲述了有色人种在白人官僚机构工作的重重障碍。电影的男主人公爱德华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英国黑人,他在英国反恐情报局MI5工作。在这个冷漠而清一色白人面孔的机构中,他遇到的是一个个对他客气地敷衍搪塞的同事和上司。虽然在高级政府部门工作,但他的存在如同透明,工作不能得到上司的肯定或认可,他提供的可疑案件经常被否定。当他向上司暗示肤色歧视的问题时,却被官腔驳回。他于是不分日夜地工作,试图获得突破。终于,他发明了一些可疑的伊斯兰恐怖分子正在策划从海外运送毒品到英国。他用各种途径向高层反映,终于获得批准,到埃及审查被抓到的嫌疑犯。
《共谋》,不能得到白人信任的爱德华
在埃及接待他的英国白人负责人对他充满怀疑、不信任,以各种程序的名义和官腔阻止他进一步的调查和行动。白人负责人一见面就问爱德华毕业在什么学校,爱德华说华威大学,白人立刻说自己毕业于牛津大学。这种学历阶层上的傲慢暗示了爱德华不受重视的原因之一。
故事最精彩的地方是爱德华与嫌疑犯之间的对话。嫌疑犯是也门裔的英国人,而爱德华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人。因此两个有色人种的对话是荒谬的。爱德华口口声声说自己之所以这么急切,是要“保护自己的国家”。可见,爱德华根本不将嫌疑犯看作是英国人。同样,在嫌疑犯看来,爱德华也只是“黑鬼”,不属于英国。结果两个人打起来。从故事推断,嫌疑犯似乎是真正的恐怖分子。但嫌疑犯利用了白人政府的官僚作风和不作为,抢先一步洗脱了罪行,并且用白人法律的空子,起诉爱德华用刑折磨自己。结果爱德华被解雇,结束了职业生涯。这时,我们明白了爱德华和嫌疑犯的地位其实是一样的,都无法被白人社会接纳。
《卫报》对这个电影的反应是让人失望的,它故意不谈这个电影对有色人种职场歧视的深刻揭露,而讨论查案时是否能用刑法的不相关问题。这可见隐形歧视是如何深入社会的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