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话剧市场也出现IP热 原著粉至少带来三成票房(2)

2016-01-20 11:18:55  北京日报    参与评论()人

孙恒海则坦言,至乐汇在创作IP剧时,不会从粉丝角度出发,而是让创作者去寻找原著中能感动自己的点,“《左耳》中最打动我们的一句话是‘谁的青春没有混蛋过’,当你找到这个会让你流泪的点,粉丝也会流泪的。”虽然话剧《左耳》的呈现方式、叙述方式与小说、电影完全不同,但也确实让粉丝们有了新的发现,一位观众就表示原著中她几乎没注意到“黑人”这个角色,但在话剧舞台上却非常“圈粉”。

孙恒海说,如何看待IP剧粉丝与创作者的关系,对戏剧人而言就是“不忘初心,我们拥抱资本是为了给戏剧艺术添砖加瓦。如果怎么来钱怎么干,就会变成人家的‘代工’。”

IP不能包治百病

世纪华鹏的“Rainbow戏剧”以做IP话剧起家,成立六年来先后做过《李雷与韩梅梅》《给未知恋人的爱情短信》《栀子花开》《滚蛋吧!肿瘤君》等多部IP剧。但谈到当下愈来愈热的IP话剧时,世纪华鹏创始人汪鹏飞却语出惊人:“IP不能包治百病,IP热不会太持久!”

汪鹏飞这么说可不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是因为IP剧做得多,对这种形式的思考也更多。在他看来,IP剧看上去很美,但是限制也很多,“我们做的戏,有成功,也有失败。”世纪华鹏曾做过一部根据知名漫画改编的话剧,虽然漫画的粉丝群很大,但最后的转化却颇为失败。因为这部漫画的粉丝都是初中生,这部分人群恰恰不是舞台剧的受众。

这样的问题,音乐剧《小时代》也遇到了,电影《小时代》虽然每一部都大卖,音乐剧的票房却很不理想,“因为《小时代》的粉丝大都集中在三四线城市,他们可以去影院看电影,却不会专门到上海去看音乐剧。”

汪鹏飞提醒同行,不能做滞后于影视剧的IP。因为舞台剧是比较小众的艺术,一个IP如果已经通过影视这些大众渠道被大家了解、认可,就会因此丧失神秘感,比如去年上演的舞台剧《甄嬛传》就因为电视剧太热,最终的市场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孙恒海也表示,做IP只是特定阶段的一个经营策略,至乐汇最终的目标还是把自己做成IP,“周星驰最新电影为什么能有20亿元保底票房?因为这里头最大的IP就是周星驰,观众看到他的名字就会去买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