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春节习俗风尚与时俱进:乐观看待年味变迁(2)

2016-02-23 08:36:10  北京晨报    参与评论()人

可喜的是,在如今的很多地方,节日里大行节俭之风,告别奢侈浪费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当“光盘行动”变得越来越流行,人们餐桌上的食物种类少了,分量也减了,如此一来,“光盘”多了,饮食健康也更有保证。即便是选择在饭店里吃饭,也有更多的人有了节俭意识,打包带回家已经不再是一件让人难堪的事情反而是一种爱节约、有素质的表现。

“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公款吃喝等奢侈浪费、败坏党风党纪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全社会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厉行节俭之风,平日里,“光盘行动”成为社会普遍共识,节日里,厉行节约也成为新的时尚。杨守宏

●支持

鞭炮垃圾少一半

猴年春节,过年放炮的人明显减少。举一个城市的例子:乌鲁木齐市城管委统计了相关数据,春节期间,乌鲁木齐市清扫烟花炮屑89吨,相比去年春节,鞭炮垃圾总体下降近一半。

虽然在传统观念中,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前,春节都不算过完。而且相关部门出台的鞭炮限放令等,也还没有结束限定的期限。但从除夕、初一和初五的事实情况看,烟花鞭炮等燃放量的减少,明显已经成了定局。这无疑是让人无比欣慰与欣喜的。

一者,春节“鞭炮垃圾少一半”,这显然是环卫工等群体的福音。每年春节时,环卫工都不得休息,仅打扫鞭炮垃圾就累得够呛。而“鞭炮垃圾少一半”,意味着环卫工的工作量将会少一半。一方面,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另一方面,也可以将精力等分一些在扫雪、打扫其他方面卫生等上,这于环卫工工作待遇以及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明显都是好事。

二者,春节“鞭炮垃圾少一半”明显也是安全等的好事。比如放鞭炮的少了,炸伤的情况少了,火灾等安全事故自然也会跟着下降。此前,因放鞭炮被炸伤、毁容甚至炸死的事件并不少见,近两年类似事件虽然依然有,但明显少了很多,不得不说,这是与人们放鞭炮少了有直接关系的。

三者,春节“鞭炮垃圾少一半”无疑是环境保护的利好。少放了烟花爆竹,废弃纸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废气污染等,就会大大减少,这不仅有利于降低PM2.5,而且人们出门时,不再有硝烟味弥漫,对身体健康等,明显是有好处的。

四者,也是很关键的一点,春节“鞭炮垃圾少一半”预示着人们正移风易俗,正在向着进步、向着绿色生活、环保理念等转变观念。刘鹏

●评判

乐观看待年味变迁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风俗习惯。然而,近年来,人们似乎感到“年”的传统文化渐渐被淡化,逐步被购物、旅游、玩乐等新习俗替代。当然,从表面上看,传统的年味确实是越来越淡了——以前一到“腊八”就拉开了过年的序幕,如今的年味已然变迁:4.2亿人沉迷“红包热”;青年被催婚超八成,以致不敢回家或出现租临时女友回家过年的笑话;出境消费额预超900亿元;春节档电影《美人鱼》上映4天票房破10亿元……猴年伊始“猴气冲天”折射了如今年味的变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达,人们追求的多元化,年味自然会与时俱进、与时俱变。

我们应当坦然视之。“红包热”,如今的年轻人热衷于“抢红包”,而耽误了与长辈们交流时间,冲淡了过节团聚的本意,然而,我们冷静地一想,红包何尝不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人情社会中的一环,本质上还是年俗的一个体现、传递祝福、沟通感情、愉悦心情的一种方式,只不过是它借助现代科技,融入了最新的元素而已。“青年被催婚超八成”,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天伦之乐是人生最基本最容易得到的乐趣,可在如今这个“剩男剩女”多如牛毛的时代里,却成了许多人的一种奢望,家乡七姑八婶催婚、催孩的急切心理何尝不是他们关爱晚辈的表现,我们需要尊重不同代际间的观念差异,但也需要亲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为人际关系留下一定的界限和空间。“《美人鱼》票房破10亿元”,这只能说电影中所表现的怀旧元素切中国人的心灵最柔软的部位,焕发出电影无穷的魅力……

总之,时代环境变了,文化形态也会相应改变。过去代表“年味儿”的某些形式,或许将离我们远去,但自然会有新的“年味儿”来取而代之来弥补国人情感或文化空缺的部分。坚信吧,祖国的未来会更好,中华的年味会儿更浓更新更好。林日新

●三言两语

把父母接到城市过年,对老人多加体贴,尽量丰富年节内容,是一件挺好的事情。

——包宏志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确实逐年减少,这是好事。

——赵振

少放或者不放花炮,保持空气清新,支持!

——李俊杰

人们越来越崇尚绿色,追求环保生活的理念,这是春节放鞭炮的人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应该点赞。

——张复明

只要愿意,天天都能够吃上好吃的,老百姓也就不盯着春节餐桌解馋了。

——尤东生

现在过春节很少大鱼大肉了,春节,真的就是个合家团聚的日子,吃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马丽

游览大好河山,甚至去出境转一转,过春节的方式越来越多,真是日新月异了。

——张庆

电影院恐怕是我们城市人流最汹涌的地方了。

——关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