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收藏家王贵忱:投机取巧必会失去艺术本身的价值(2)

2016-03-21 14:07:38  南方日报    参与评论()人

要进行考古研究,不但要求自己有渊博的知识,还必须懂得借助各种各样的工具书和实物资料。正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术研究的需求,王贵忱把自己所能够得到的古董文献都非常小心地收藏起来。不能收藏的,他就把上面的图文拓成拓片,再进行研究。

王先生收藏的渠道主要有几种:一是到古玩市场和旧书店里边淘,几十年前国内的艺术品市场尚未起来,因而,市场上流通的旧文物和古籍善本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很少假货;二是与朋友交换,上世纪80年代,王老就曾经用徐悲鸿的手卷与别人换取曾国藩的书札,就当时的市场价值来说,徐的手卷比曾的书札贵,但是因为这批手札是曾国藩晚年致李瀚章、李鸿章昆仲的书信和附片,具有丰富的资料价值,所以王老坦然接受;三是到一些有文物出土的地方靠运气捡,王老收藏的很多老瓦片、老砖头,就是这样捡来的。

毕生所藏都捐献给国家

在文化界,王贵忱是杰出的收藏家,亦是著名的善长仁翁。

据其儿子兼学术助理王大文透露,先生毕生所藏以古钱币和古文献两大块为主,还兼有金石、书画等其它方面的珍品。

“像砚台、铜镜等其它古董,上面都有一些铭刻记载,可以拓下来进行研究,我也很喜欢,但收藏的数量很少,只有零星几件。”王先生对记者说,这辈子到底收藏了多少东西,连他自己也不清楚,只知道绝大部分都捐给了国家或者送给了治学有需要的同道中人。

王老迄今到底给公共机构捐赠过多少藏品,或许连他自己都数不过来。

早在上世纪60年代,王贵忱就把自己收藏的五册嘉靖本《周易程朱传义》捐给中山图书馆。此后,他继续不断地把自己家中所藏的各种宝贝往外捐:1980年,将明嘉靖版白绵纸刻本《韵谱》五卷、明刻《七修类稿》三十四卷残本捐给中山图书馆;1980年将蓝鼎元著作捐给汕头图书馆;1989年将袁崇焕史料捐给东莞市政府……

近十年来,王先生有两次“最慷慨”的捐赠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一次在1999年,先生把耗费半生精力从全国各地收集的600多册古钱币文献资料捐给了中国钱币博物馆,后来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另一次在2011年,他又把包括红印本《定庵续集己亥杂诗》、明万历刻本《古史六十卷》(苏辙撰、莫伯骥跋)在内的807册古籍文献献给了自己的“老东家”广州图书馆。除此以外,先生还将90余件张之洞的真迹和100多件罗振玉的真迹捐给了广图。为此,先生自己不止一次地对外坦言,已经把自己的全部家底都捐了出去。

在近现代史上,把藏品捐给国家的学者和艺术家并不少见。王贵忱为何如此慷慨,他自己说出来的理由极其简单:“留在身边,怕自己保管不好,”还说“留给孩子不一定是好事”。

有艺术品市场是好事

作为一名书法家,王贵忱先生的书法作品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有一大帮“粉丝”在追捧收藏。而近十年来,随着国内的艺术品市场日益火爆,其书法作品的市场价格更是一路飙升。

“没想到,我自己就是玩一玩的书法,后来能够得到这么多人认可。”王老对记者笑言,“以前只是记录和题跋经常要写毛笔字,现在居然成了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的艺术品。”不过,他又正色道,求字的人太多,有时候也会对自己的学术研究带来困扰,毕竟自己的主业是做考古和文献学研究。

对于资本在市场频繁炒作名人字画的现象,王贵忱指出,当前艺术品能够形成一个市场是好事,使有兴趣和爱好的人有机会通过产权交换获得自己有需要的东西。不仅书画如此,在瓷器、文玩和古籍等其它方面也是一样。在旧年代,有眼光的人可以在很多地方碰运气捡到一些有用的残片、砖头,因为那个时候对这些东西有兴趣的人并不多。但是现在就不同了,有眼光的人越来越多,所以能够捡到这些东西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大家都知道这些东西有价值,所以就有了专业的市场,激发一些人把手里的好东西让给更有需要的人。

王老说,如果没有以前那些文玩商店和旧书店,他也不可能收集到这么多的古籍善本和老古董,就更不可能把这么多珍贵的文史资料和实物献给国家,供有需要的文史学者作研究。

当然,他也指出,不管是学者,还是艺术家,在创作艺术品的过程中,都应该按专业本身的价值取向,从低到高往上走,古往今来那些大家都是这样干的。千万不能沉迷于一时的经济利益,违反专业规律来办事,投机取巧必会失去艺术本身的价值。“从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今天能够在一些方面学有所成,也是因为一直坚持着这份原则,在一些关键时刻,宁愿降低生活标准,也要做好自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