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各类科学段子流转于网络 公民科学素养亟待提升(1)

2016-03-22 11:07:46  解放日报    参与评论()人

吴名遂 制图

人机大战落下帷幕,韩国棋手李世石1:4不敌AlphaGo,引发人们对人工智能的热议。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诺贝尔奖、雨果奖,科学世界的最高奖,相继花落神州;屠呦呦、三体、引力波等成了网络热词,进而引发一轮科学热。

与此同时,多年前的“诺贝尔哥”再现网络,成为众多网友议论的对象。且不论“诺贝尔哥”的科学性,单就伴随着这一轮科学热流转于网络的各类有关养生、食物禁忌、科学发现的段子,就让人无法消受。更有一些“最新研究成果”,雨里雾里,让人真假难辨。

为此,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QQSurvey中国在线,开展了“科学,离我们有多远”的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在线方式。样本按照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个人月收入进行随机分配,全部样本为上海市居民。有效样本为1000份。

  电视是科学知识获取主渠道

2015年,有关科学技术的词汇进入互联网热词系列。受访者朱女士说:“首先要归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屠呦呦因此成为一个符号。”

本次调查给出数十个选项,受访者选出的前三个选项分别是:雾霾,互联网 ,屠呦呦。中东呼吸综合征,引力波,火星发现液态水,工业4.0,雨果奖,三体,诺贝尔哥进入前十(本次调查开展期间,围棋的“人机大战”尚未开始)。

基因编辑、精准医疗等虽被专家视为重要选项,但落选前十。专业人士与普通受访者的评价有较大差别。其原因主要是,专业人士主要从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来发现某个选项的价值;而普通受访者的信息来源,主要来自媒体的报道传播。据中国科协发布的《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作为传统的大众媒体,电视仍是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最主要渠道,利用电视获取科技信息的公民比例为93.4%,比2010年(87.5%)略有增长;其次是利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这一比例达53.4%,比2010年的26.6%提高一倍多;利用报纸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为38.5%。

受访者张先生说:“我们普通民众,主要是从新闻里获取科技信息。比如屠呦呦,就是看了电视才知道的。我平时对这方面的信息比较关注,从网站看新闻,说《三体》得‘雨果奖’,我开始还以为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想想科幻奖怎么会以雨果命名,不明白,查了才知道,此雨果非彼雨果。雨果奖的设立不是为了纪念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而是为了纪念来自卢森堡的现代科幻小说奠基人雨果·根斯巴克。说实话,看‘诺贝尔哥’的视频,是因为说是他可能得诺贝尔奖,这是一个笑话。”

  耸人听闻的科学流言真不少

“科学离我们那么远,远到亿万光年的宇宙黑洞;科学离我们这么近,就在你厨房炒菜时的油烟。”受访者朱小姐如此感慨。也因为科学就在普通人的身边,所有的知识经验可能包含着深奥的科学道理。所以,那些以科学的名义在朋友圈传播的小文章、小段子的阅读量特别高。无论这些文章、段子是否正确,普通受访者是如何被吸引的呢?

调查显示:首先是自己迫切需要了解的知识。比如,想减肥的女孩,对如何减肥的文章就特别关注;爱美的,对护肤方法介绍特别喜欢看,选择此项的受访者超6成;其次是标题耸人听闻,比如,“家中摆放郁金香,女子头发严重脱落”,选择此项的受访者达33.9%;第三是与受访者的认识反差较大的知识,或者是颠覆常识的,选择此项的有32.4%。此外,网络显示阅读量大的文章,亲友介绍的文章等,也是吸引受访者阅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