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 导演:修复师举重若轻(图)(2)

2016-03-30 11:40:31  东南快报    参与评论()人

比如,书画组组长会指着《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里一个人物说:“你看,这个人像赵本山!”每次修复完,他还会拿起吉他唱两首。

在修复师中,修复钟表步入中年的王津成了不少网友心目中的男神。在王津看来,修复钟表是一件修身养性的活,必须要耐得住寂寞,而他吸引观众的也正是这份淡定和坦然。有网友这样描述自己看片时的不淡定:“被师傅致命的气质震慑,比如像去邻居家串门一样随口说出‘我去寿康宫一趟’;比如老师傅面对一个嘚瑟收藏家亮出的嘲讽脸,真是看了就想给师傅点赞。”

《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有一幕,王津讲到修表的耐心,微微一笑,“干这一行就要坐得住,做我们这一行,必须安静,再宁静。”

据了解,1977年,16岁的王津来到故宫工作。故宫文物修复厂的老厂长带着他到故宫四处参观,转到钟表室时,屋内只有钟表大师马玉良在,马师傅看到这么一个小孩也很喜欢,就问他喜欢什么,结果他回答喜欢拆自行车链条,就这样,王津被分到了马玉良的钟表室。

“清朝几任皇帝都喜欢钟表,外国传教士看到皇帝的爱好,投其所好,就把当时最好的钟表献给皇帝。”故宫博物院第一代宫廷钟表修复大师徐文璘培养了徐芳洲、白金栋、马玉良、陈贺然四位弟子,王津的师傅马玉良,培养了秦世明、王津和齐钢三位弟子,三人算是第三代传人。2005年,王津收下了大学刚毕业的亓昊楠,亓昊楠则是第四代传人。

对于自己的走红,王津显得很淡然,导演叶君对师傅们的淡定,最有发言权:“其实他们经常接受媒体采访,一直是温文尔雅淡定处之,红与不红都不会有太大波动。”

展望传统纪录片也接地气

当一位文物修复师,在周一闭馆时间习惯性地在空无一人的太和殿广场上骑自行车,旁白告诉我们,上一个这么做的人,是末代皇帝溥仪。

这些原本一辈子也不会为公众所熟悉的修复师,他们的日常形态,他们的喜怒哀乐,正是《我在故宫修文物》成功的地方:接地气儿。

导演萧寒告诉记者:“我们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和这些师傅们摸爬滚打在一起,他们上班我们上班,他们下班我们也下班,一起去吃饭,晚上去树林里割漆,他们出差我们也跟着去……到最后我们团队已经是他们工作中的一部分了,很要好,到现在还经常约出来玩、去吃饭。”

对于纪录片的演绎和变迁,业内人士认为以往纪录片往往受众属于“高级知识分子”,而越来越接地气的设计,让精良的纪录片有了更广阔的市场。

《我在故宫修文物》里,没有板起面孔说话,没有像说明书一样介绍与修复相关的专业知识,它是生活化的,并因此显得年轻化。

这部节奏轻快、视角平易近人的纪录片,让原本巍峨的禁宫成了自家后院儿。叶君说:“我们团队就是80后、90后。当时设定的主题就叫物(件)事(件)人(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说藏品、工艺、鲜活的人物和情感情怀。我们是背着唐诗宋词长大的,但也用着手机坐着地铁。希望这部片子是用现代眼光去看传统,用现代人眼光去看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