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西北联大”因何名声甚微 存在时间仅一年(4)

2016-05-26 15:11:02  人民政协报    参与评论()人

西北联合大学的专门著述虽然很少,但在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等多所院校的校史或校史稿中,“西北联大”都是作为重要时期来进行描述的。

一直到抗战即将结束的1944年5月,同时在西北师范学院及西北大学任教的黎锦熙教授,还以“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校歌”歌词为脉,作出一篇《国立西北大学校史》。该校史将每一句歌词排序解说,对“西北联大”所组各校历史做了简明介绍,对各校合组分拆情形加以分析,可以说是对数年来汉中区域内院校分而未分的实际状况的恰切又实事求是的解说。

还有一个可以参照的有趣现象是,多位教授,由于被数所院校合聘或彼此兼课,被多所院校列入了自己的学人名录。譬如黎锦熙、许寿裳、陆懋德、黄文弼、罗根泽、杨晦、谭戒甫、刘朴、杨人楩、罗章龙、马师儒、黄国璋、郝耀东、袁敦礼、董守义、徐英超、王耀东、吴世昌、郁士元、周传儒、汪堃仁……50多位学者教授,被分别列入了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校的学人谱。当然,有些教授名字还会出现在北京师范大学或其他相关联院校的名录中。他们中的多位,本身或后来,就分别在这几所院校任教。中国旧式高校,教授、教师采取聘任制。一个教师在一两所院校任职是常有的事。但在如此短的时间,教师如此集中地出现在数所院校名录中的情况,应该绝无仅有。这一方面可以看出抗战时期的某种特性,但同时又可作为我们今天了解这数所院校合作紧密的清晰表征。

因何名声甚微

抗战结束前后,居于此地的数所院校,部分向他处迁移。譬如西北师范学院,1940年开始分年向甘肃兰州迁移(1946年7月,北平师范大学在北京复校,称“国立北平师范学院”即今北京师范大学。)留在甘肃的西北师范学院部分于1958年更名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恢复西北师范学院原名。1988年改名西北师范大学。1946年,教育部下令北洋大学复校,西北工学院大部分师生返回天津北洋大学。(1951年9月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更名天津大学)余部迁至陕西西安、咸阳,形成今天的西北工业大学。抗战结束,原“西北联大”主体的西北大学,迁建西安,在原西大校址办学。西北联大农学院来汉中后,设于沔县。西北医学院1946年又并入西北大学。

与“西南联合大学”相比,“西北联合大学”的名声不为多数人所知。这是怎么回事呢?

以笔者浅见,“西北联合大学”的师生虽然成绩卓越,但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合组的“西南联合大学”的师生群体,似乎更为强大,而在“西南联大”就学的学子,成就在国内外都相当杰出。这两方面相较,“西北联合大学”不能不稍逊一筹。

但更重要的因素,笔者以为是学校名称存在时间太短。“西南联合大学”,在合组的8年多时间,名称一直未变。而“西北联合大学”在城固开学不过数月,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便分拆出去;不过一年光景,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医学院分别独立,连名称也没有了,仅以西北大学之名支撑。虽然后来有分而未分的实际,但毕竟各成体系,自报家门,很难以“西北联大”名义昭彰成就,煊赫于世了。

如今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院校,在他们的校史中,都应有曾经作为“西北联合大学”组成部分的重要章节,但要单独成书,将校制、人员、机构、教学、科研等内容清晰写出,却由于时间太短,同时多头分割纠结,颇难实施。这大约是“西北联大”几乎没有独自历史著作的基本原因。

(本文作者文/杨建民 系陕西省汉中市委党校教授,文史研究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