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北京首次为20位工艺美术大师“建档” 记录濒危技艺(3)

2016-06-13 14:15:08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北青报:入选“非遗”或者评为工艺美术大师对传承技艺有什么作用?

孙玉珍:不管是列入“非遗”,还是评选为国家级或北京市级的工艺美术大师,都能得到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对老技艺来说这个很重要。考虑到工艺美术大师的要求比较高,我们还联合4家行业组织为一批达不到工艺美术大师级别,但是又可能面临失传的北京特色技艺进行了“誉名”,大概有20种,以这种方式对他们起到一个宣传推广作用。

北青报:老技艺、老文化濒临失传的情况有多少?

孙玉珍:这种情况北京有很多。一些民间工艺没有进入大师行列,但确是老北京人的一种记忆,现在濒临失传。其实这部分更需要宣传,把它们记录和流传下来,尤其是一些年龄大的没有徒弟的传承人,不记录的话就真的没有了,以后就算你是北京人也不知道了。比如我们之前本来推荐档案馆做一个灯笼大师的采访,结果还没来得及做他就去世了,非常可惜。

北青报:“老文化”难以顺利传承下去的原因主要有哪些?面临哪些困难?

孙玉珍:有一部分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后没有得到重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经济因素。传承人很难以此为生,慢慢的就做得少甚至不做了。不夸张地说,一些技艺现在再不采集就真的彻底消失了。这次档案馆做的口述实录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希望能通过类似的方式来引起社会关注和重视,帮扶、复兴老工艺。本组文/本报记者 赵婷婷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