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神秘“追蜂达人”家里养毒蜂成了非遗项目(图)(1)

2016-07-25 09:40:37  成都商报    参与评论()人

李明松正在取蜂巢

收获野蜂巢

在凉山州德昌县南山傈僳乡杉木沟村,有一群神秘的“追蜂达人”。他们将毒蜂玩弄于鼓掌之间,巧用头发丝拴住白纸条或鸡毛,套在野蜂腰身上,借此奔波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爬山十几二十米的树梢,取下野蜂巢带回家养起来,收获的蜂蛹或食用或出售。

当地养野蜂的习俗,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7月20日,在该村举行的德昌傈僳族“非物质遗产”展示及培训会上,这项神秘的养蜂的过程首次展示在广大游客面前,惊艳世人。今年,这个百余户的村庄,养殖的野蜂首次突破1000窝,养殖毒蜂近20余种,这项技艺也被评为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村养野蜂上千窝

有毒蜂品种近20个

杉木沟村坐落在海拔2000米的深山处,四周松林苍翠,这里居住着107户傈僳族人家。走进这个小山村,只见房前屋后悬挂着马蜂窝,小如拳头,大如面盆,马蜂来回飞舞,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

眼下,是第一批蜂蛹收获的季节。7月20日,52岁的村民李明松带上用口袋做成的简易头套及胶手套,拿着一把刀子走到屋前的果林中,找到一个脸盆大小的马蜂窝,准备取蜂巢。当他还没完全靠近,成百上千的马蜂拥而出,大肆攻击。

面对这些毒马峰,李明松毫无畏惧,迅速拿起刀子将蜂巢划成两半,取走满是蜂蛹的蜂巢,留下蜂王。“只要蜂王不跑,它们就会继续筑巢,产卵,一年可以收获3次。”李明松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养马蜂37年,今年在屋檐下或果园中饲养了100多个马蜂窝,成为村里最大的养蜂专业户。

据德昌县南山傈僳乡党委书记罗孝明介绍, 杉木沟村一直都有养野蜂的传统,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10余年前,这里养的野蜂很少,但近年来数量猛增,成倍数增长。今年,全村养殖的野蜂窝首次达上千个,基本家家户户都在养。

巧用头发丝打“标记” 追行几十公里找蜂巢

名为养殖,其实是将山野间的野蜂巢移回家附近,让野蜂在蜂巢内实现繁殖。“因为野蜂不能实行人工繁殖,只能从野外找着蜂巢移植回来养大。”李明松表示,由于蜂巢不能实现隔年繁殖,第二年三四月份,当地的猎蜂人就到外面寻蜂。

寻找野蜂,当地的傈僳人有一套奇特的方法。猎蜂人张正顺向成都商报记者演示了整个招蜂的过程。“通常是捉上一、两只蚱蜢等昆虫或肉类,固定在一根细棍上当诱饵。”张正顺找来一根小木棍,上面夹着一块猪肉,放在路边的果树旁。

很快,一只马蜂飞来,展开撕咬。“马蜂虽凶狠,可也很傻。”张正顺笑着说,“它们是典型的顾头不顾尾。”随即,张正顺扯下一根几厘米的头发,熟练的在一端打上活结,另一端拴上白色的小纸条、薄膜或鸡毛等。

“给马蜂拴个尾巴,用作跟踪的参照物,就能找到蜂窝。”看见马蜂只顾啃食搬肉,张正顺瞅准时机,将头发活结套在蜂腰上。“这时的马蜂是不蜇人的”。当马蜂将肉啃下后,抱起往“家”飞。这时,张正顺便跟着马蜂追赶。

站在现场的村支书李正荣介绍,由于捕获了猎物,野蜂的灵活度和飞行速度都慢了很多,捕蜂人就跟着白色的参照物追。通常情况下,村里的猎蜂人近则追几公里,远则追几十公里。很多野蜂巢都在十几二十米的树梢上,当地的捕蜂人都能像猴子一样轻松爬山上,将树上的蜂巢取下,因此他们也被称作“树梢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