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神秘“追蜂达人”家里养毒蜂成了非遗项目(图)(2)

2016-07-25 09:40:37  成都商报    参与评论()人

不怕被毒蜂蜇伤 养蜂成为凉山州非遗

傈僳人自古有一种说法:“三只土蜂能杀死一头牛,一窝马蜂能蜇死一个人。”即使对象如此危险,也不能阻止傈僳人寻找马蜂的脚步。当地的猎蜂人介绍,傈僳人捕野蜂,没有什么防护措施,有时候连简易的头套都不戴,就用一双胶手套而已,靠的是经验与智慧。

“难道没有危险吗?”张正顺笑着说:“你不招惹它就行了,马蜂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的。我们这儿家家都养过蜂,没人怕它们。”即便如此,但这些猎蜂人依然经常被马蜂蜇伤。李明松扶起衣袖,手臂上一个伤疤清晰可见,是被指头大小的土琴蜂蜇伤的,这种野蜂毒性很强,他笑着说,“每年要被野蜂蜇10多次,感觉很平常,只要涂点药酒,几天就好了。”

“这里的猎蜂人好像自身有了抗体似的,被蜇了感觉也很平常。” 据村干部李正荣介绍,一般傈僳人被螫后不采取什么措施进行治疗,任其消肿。有时用自制药酒、泡菜水、清凉油等外用搽,几天就能恢复。

乡党委书记罗孝明表示,他在乡上任职10余年,村里从没有一起因野蜂蜇伤而送医的案例,更没有人死亡。如今,养殖野蜂已成了杉木沟村的一条致富路,年收入达数十万元,“按照今年50至100元每斤的价格,最多的一户能卖几万元。”与此同时,还有当地的猎蜂人组队到成都、德阳、资阳等地帮人取马蜂包,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

最近,德昌傈僳人养野蜂的习俗成为了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表示,还会保留传统,继续上山寻养野蜂。

宋明 成都商报记者 江龙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