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古道重生 千年米仓道竟与高速路惊人重合(2)

2016-10-04 11:25:04  华西都市报    参与评论()人

在巍峨的米仓山下,巴陕高速公路正在快速推进。一条全长13.8公里(隧道跨陕境约3公里、川境约10.8公里)的隧道,将从米仓山的山体中穿过。该隧道是我省在建最长的公路隧道,也是国内第二长、世界第三长的公路隧道。奇特的是,隧道走向并不是外界想象中的那样笔直,途中有两个角度很大的“拐弯”,让整个隧道线路走向成了大“S”形,因为长度过大及地质条件复杂,其建设施工难度堪称全国第一。隧道这一头为南江县关坝乡,尽头为陕西汉中市南郑县喜神坝。

“先辈们如何也想不到,几千年前他们用脚步蹚出来的路,今天竟然得到了重生。先人的智慧令人敬仰。”黄治新感慨。

申报遗产

米仓古道“家底”厚底气足

“相比于其他几条蜀道,米仓古道多年来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巴中市风管委办公室主任、市申遗办副主任卢华说,就连不少巴中本地人,对这条古道也知之甚少。

有时候,劣势也能转化为优势。几千年来,米仓古道堙没于人迹罕至的深山,加上巴中经济欠发达,因此反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这些年来,米仓古道上发现了众多遗存,仅关隘、城堡、古寨就有好几十处,数量与规模已经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

卢华介绍,米仓古道较好地保持了完整性,首先是线路,几条线路的走向清晰,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巴中至汉中的国道、高速公路和古蜀道惊人的重合。国道342南江县沙河镇境内,数千株皇柏林全部被挂牌保护,它们分列于道路两旁,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其次是线路上的节点城镇,比如平昌县境内建于南宋时期的小宁城,是宋朝军队抗击元蒙铁骑50年的古战场,小城三面环水,寨门尚存;巴州区平梁古城,三道古城墙完好;通江的汉城、恩阳古镇都得到了很好保护;第三是线路上的文化,巴州区南龛、西龛、北龛、水宁寺的盛唐彩雕,被权威专家誉为全国第一,其历史早于安岳大足石刻,《巴山背二哥》和平昌县的翻山铰子,都列入了非遗保护名录,今天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在原真性方面,米仓道的众多遗迹都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没有人工修饰、雕琢的痕迹,令人信服,“比如巴峪关,就完全保留了150年前的模样。”卢华如是强调。

此外,“米仓古道的美学价值,是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最重要砝码。”卢华认为,米仓道冲刺双遗产的“家底厚,底气足”。

米仓道为什么“最美”

千年米仓道,古往今来因其崎岖险峻被不少人视为畏途,但艰险之外,还有令人沉醉的风景。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有一项重要的指标,就是“罕见的自然美”。米仓古道巴中境内,有亚洲最大的溶洞——诺水河溶洞,还有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巴山水青冈原始群落。10月下旬,米仓山将迎来一年中最美的时节,米仓山主峰光雾山,68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万叶飘丹,千山万壑一片火红。

红叶是光雾山的一大独特生态景观,由40多万亩冰川时期的植物活化石——巴山水青冈和20多万亩红豆杉、银杏、槲树、黄栌、枫树、槭树、红桦、黄羊木等近千树种的红叶组成。每年十月就呈现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绚丽奇观,观赏期长达两月之久。

光雾山上的巴山水青冈,是世界上分布最集中,面积最大、生态保存最完好、水青冈属种类最多的一片。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的植物专家和生态学者曾先后多次到景区考察。著名诗人梁上泉曾赋诗——“巴山一夜风,木叶映天红。色比桃花艳,秋如春意浓”。

通江境内有着亚洲规模最大的诺水河溶洞,令人叹为观止;沿巴河进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可以充分领略乡村风情。

“米仓古道上的自然美景,和巴人、秦汉、三国、红军文化及巴山民俗文化集于一体,具有极大的观赏、美学、科考、经济价值,成就了‘最美蜀道’。”卢华说。华西城市读本记者谢颖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