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北京文学迎来强力爆发 北京作家屡创“全国第一”(1)

2016-10-10 11:05:06  北京日报    参与评论()人

本报记者 路艳霞

加大力度,推出一批原创精品力作,彰显文学力量的厚积薄发;

创新机制,为作家提供扶持与服务,培厚文学精品的孕育土壤;

吸纳人才,为有志文学青年“筑巢”,引领他们踏入文学殿堂;

……

当不断有人在哀叹文学式微的今天,北京文学事业一派兴盛,文学人在坚守、探索、创新,这不能不说是文学的幸运。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振聋发聩,为新时期文学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时隔两年,北京文学交出了一份喜人答卷——

北京作家屡创“全国第一”

“对我这样的作家来说,在创作上得到了资金支持,真的很重要。”——作家徐则臣

这两年,北京文学迎来了丰收好年景,创下了一个又一个“全国第一”。

今年4月,北京作协副主席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成为中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去年,在茅盾文学奖评奖中,格非以《江南三部曲》、王蒙以《这边风景》获奖,北京作家获奖数量位居全国第一。2014年度鲁迅文学奖评奖,五位北京作家获奖:周晓枫的《巨鲸歌唱》获散文奖,徐则臣的《如果大雪封门》获短篇小说奖,格非的《隐身衣》获中篇小说奖,孟繁华的《文学革命终结之后——新世纪文学论稿》和贺绍俊的《建设性姿态下的精神重建》获文学理论评论奖,北京取得了全国第一的佳绩。

此外,在去年的茅盾文学奖评奖中,林白的《北去来辞》、徐则臣的《耶路撒冷》获提名奖;刘庆邦的《黄泥地》、宁肯的《三个三重奏》进入前20名。

这些佳作,都是植根于文学精品的土壤之中,得益于北京的一整套扶持精品创作的机制。为扶持精品、服务成熟作家,北京作协创新推出了“文学精品项目制”,即通过选题、论证、立项、考核一系列程序,将资金投入到作家创作的全过程,支持作家潜心创作。

4年来,“文学精品项目制”先后有34个创作选题成功签约立项。签约者中,既有张洁、刘庆邦这样成名已久的重量级作家,也有徐坤、宁肯这样的文坛中坚力量,更有徐则臣、霍艳等70后、80后青年作家的优秀代表。

作家林白回忆起《北去来辞》的创作过程,至今仍心存感激。“文学精品项目制”资助她10万元,对她来说这是很大的一笔钱,她因此回了两趟广西老家,补充了大量素材,《北去来辞》也从原来的十几万字扩充到了四十多万字,“比初稿厚实多了。”作家徐则臣则坦言,现在写作不是弄一台电脑写写就行了,有大量的田野考察要做,衣食住行花费很高,“对我这样的作家来说,在创作上得到了资金支持,真的很重要。”

“作家宁肯正在采访新一代的中关村创业者,作家唐朝晖刚刚从唐山曹妃甸首钢京唐公司深扎归来。”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透露。目前,这家出版社正在策划运作多部精品,其中包括宁肯反映中关村演进史的长篇纪实文学《中关村笔记》,徐则臣以京杭大运河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北上》,周梅森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长篇小说《人民的名义》等。

作家宁肯出生在北京,对北京有特别情结,从去年开始他就酝酿着写中关村,“赶巧了,北京市有个中关村书写计划,和我的想法碰上了。”宁肯说,作家写作完全是个人的感受,不是说有了资助就能写得好,但作家的想法和初心,能和资助项目结合在一起自然是更好。关于此次创作,宁肯说自己的相关采访费用会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报销,而且出版社还提供帮助联系采访对象等细致的服务,“《中关村笔记》计划写20万字,今年初开始采访,年底计划完成初稿,比原计划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