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祠的灰塑和邵成村“血肉相连”。
邵成村展示灰塑技艺。
岭南建筑是广东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载体,生于这片土地上的建筑工匠则是传承和弘扬岭南建筑文化的灵魂人物。今年,广东省住建部门在全省开展首届“广东省传统建筑名匠”认定,从熟练掌握岭南传统建筑八大技艺,即石雕、砖雕、木雕、灰塑、陶塑、嵌瓷、壁画、彩画中一门或多门技艺的工匠中,评选10人,为首届传统建筑名匠。而分别作为“砖雕”以及“灰塑”的技艺大师,广州的何世良和邵成村就成功入选。昨日,记者近距离采访了两位大师,了解到这些顽强地让岭南建筑技艺“活下去”的工匠们的心情和故事。
文/广州日报记者赖伟行 通讯员穗建
图/广州日报记者骆昌威
红糖糯米石灰合力“抗衰老”
步入陈家祠,海内外游人常会被瓦面上那些美轮美奂、各具形态的灰塑形象所吸引。而这些历经百年风霜却依然傲立的岭南建筑象征,背后有着一位幕后功臣灰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邵成村。
“去年11月进驻陈家祠参与最新一次‘大修’,已经是1981年以来我第七次参加了,估计明年就能完成。”站在陈家祠广场前的邵成村,自豪地看着老祖宗留下的“宝贝”,笑着告诉记者,灰塑是岭南最稳定的建筑物料,经过上百年的洗礼,依然能够防风、防雨,调整空气,而且里面的材质巧妙地融合了石灰、沙子、稻草、红糖、糯米粉等各种材料,有效地解决了热胀冷缩的问题,才能抵御岁月的变迁。
“每一件灰塑,外面是硬的,但是心总是软的。”邵成村给记者简单演示了一番灰塑的制作过程,按下“快进键”的他十几分钟就给一条鱼抹上一层纸灰,再抹上一层色灰,几刀下来,一条鱼尾已经初见雏形。而实际上,这样一条鱼要经得起时间的打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每涂一层,都要隔上三天,其中耗费的心神和等待外人难以估量。
“男怕入错行。既然进了这一行,我就只好埋头干下去了。”邵成村自嘲道,三十多年过去了,其实他自己还是个“泥水佬”。
生于广州花都的邵成村,自15岁起跟随父亲学艺,多年来,邵家的灰塑修复队穿梭于岭南名胜中间,先后完成了广州六榕寺、镇海楼、南海神庙、佛山祖庙等多处名胜的修复。
而父亲并不是邵成村唯一的老师。作为岭南建筑的集大成者,陈家祠每一件灰塑都是他的老师,渗透着不同工匠的审美精神。“瓦檐狮子有动有静,有的和善安逸,有的怒目圆瞪,变化多端。”如今,他已经摸透了瓦脊上每种鸟兽的脾性。没有拜师仪式,作品也不会说话,邵成村却从灰塑的肌理与质感中,触摸到前人的匠心,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灰塑帮助岭南古建筑“呼吸”
在邵成村看来,灰塑的建材并不复杂,一笔一画的背后却大有来头。他告诉记者,祠堂喜欢用狮子,因为狮子是中华民族最尊贵的动物,包含着对子孙的期许;庙宇则多用蝙蝠,因为蝙蝠是“福气”的代名词;而9个类似的形象加起来,在粤语中就是“够福气”的意思——于他而言,灰塑技艺背后是深厚的文化价值,读懂了灰塑,不但可以更好地理解岭南建筑艺术,也可以更好地贴近岭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