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麦积山石窟60余年保护 传统与现代技术“留真颜”(2)

2016-10-26 16:30:44      参与评论()人

马千说,“修旧如旧、保持原貌、就地加固”为该石窟修复宗旨;在材料的选用和修复方法上,以修复的“可逆性”为原则。壁画的保护修复主要采取除尘、注射粘接剂、渗透、回压、加固等工艺,塑像的保护修复主要采取锚杆、挂麻、回位、插注浆管、注浆、补缝(裂缝和注浆孔)等工艺。

现今,该研究所还对麦积山石窟建立“洞窟文物保护档案”,涉及保护方案、洞窟现状调查、壁画塑像制作工艺及病害成因分析、修复方案的整理和记录。目前,已经对80个洞窟建立了档案,制作了病害调查表271份、洞窟测绘图195张、窟壁病害标注图214张,拍摄照片3103张,并对洞窟基本情况、现状、病害、干预史等进行了详细的文字记录。

与此同时,该石窟还实施了“监测体系的建设”。对洞窟内的温湿度、二氧化碳、光照度及紫外线辐射强度、室外风速及风向、降雨强度、微风等进行监测和控制,建立长期的环境及气象参数数据库,研究文物及遗址与环境、气象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实现对文物蜕变损坏的有效控制。

马千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文物保护理念已经上升到“不仅仅是事后的补救,而且还有提前预防,已由被动变为主动的状态”,所以在文物保护过程中对文物保存环境的监测、控制已经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文物保护工作者进行文物保护方法研究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随着“丝路游”和“自驾游”的日渐火爆,麦积山石窟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这对于麦积山石窟的保护带来“新的挑战”。“数字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也正在探索”,马千还建议,要扩大与国内外院校、文物保护机构的共同合作;加强修复技术人员培养,扩大化学、物理、地质学等不同专业领域人才的引进。

目前,6个洞窟的修复工作都已接近尾声,计划今年年底完工。李海亮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对艺术“美的延续”有着自我的阐释和定位。他说:“修复工作比较累比较枯燥,但很有意义,几千年的文化艺术能够保存至今,当下的我们也正通过努力,让它能够继续留存,继续让喜欢该方面的专家学者、民众能够有机会前来体验和参观,这样的传承,意义非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