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北京杨椒山祠内住户已腾退46户 未来将建公共文化设施

2016-10-29 00:30:55      参与评论()人

杨椒山祠。上官云 摄

中新网北京10月29日电(上官云)2015年,北京市文保单位“杨椒山祠”启动腾退。近日,记者探访此地,有居民表示,目前杨椒山祠外围情况已有所改善,只是腾退工作进展比较缓慢。西城区文委主任孙劲松表示,杨椒山祠内住户已腾退46户,还剩21户,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腾退工作具体完工时间不好确定。至于腾退之后如何保护利用,孙劲松表示,大体方向是建成一处公共文化设施,既能展示历史文化,又能服务于现代人。

杨椒山祠是明代著名大臣杨继盛的故居,坐落于西城区达智桥胡同12号,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过去,这里有很多私搭乱建的小屋,对故居的破坏现象较为严重。目前,杨椒山祠腾退、保护的工作进入具体实施的阶段。

杨椒山祠院内狭窄的过道。上官云 摄

一位住在达智桥胡同的老街坊对记者表示,杨椒山祠外的达智桥胡同在上半年也多次进行了整治违建的工作,已经有一些住户搬走了,包括杨椒山祠外的墙面也进行了修整,还加上了护栏,状况有所改观。

但故居内部的情况基本变化不大。记者沿着老住户指引的门口走入院落,原本宽敞的院子挤满门窗破旧的小房子,仅留狭窄曲折的小路供人通过,废弃的门板、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地面则坑洼不平。

“杨椒山祠原有67户人家,已腾退46户,还剩21户。”孙劲松表示,由于涉及各种因素,腾退工作最终完成没办法设定一个具体时间,大体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完成。

杨椒山祠内,路面坑洼不平。上官云 摄

自从腾退工作开展以来,院子里很多住户都已搬走。住在后院的王朋(化名)表示,“原本是一座特别大的院落,后来被分割成了三块,后院一座亭子里都砌上了砖头住人。在这里租房子卖菜卖粮食的居多”。

“一直说要腾退,然后修缮,但是速度比较缓慢,现在天气冷了,也没动静了。”王朋说道。

1955年,张桥(化名)一家人搬进杨椒山故居后院。他回忆,那时候院子里有一间类似大殿的屋子,花棂子十分精美,“以前这里应该是故居里类似会客厅之类的地方。后来为了解决住房问题,给隔成了一件一件的小屋子”。

杨椒山祠院内一角。上官云 摄

“后院的亭子是标准的四梁八柱造型,也都是几百年的老物件,经历了几百年的日晒雨淋都没什么腐烂的痕迹。”张桥介绍,后院在清代翻修过一次,“亭子里原本还有纪念杨椒山的石碑”。

2015年12月,《新京报》报道,包含了杨椒山祠、沈家本故居、太原会馆、东莞会馆、龚自珍故居共5个市、区级文保单位和文物普查登记单位已经结合棚改,启动了腾退。

“这次对5个文保单位的腾退,完全由政府主导。”孙劲松表示,现在西城探索一种新的文物单位保护模式,即先想明白文物的使用方向和原则,再去腾退,实现对文物的活化使用。

杨椒山祠院内的小屋。上官云 摄

孙劲松表示,杨椒山祠保护利用的大体方向肯定是建成一处公共文化设施,既能展示历史文化,又能服务于现代人,“具体如何利用,还要结合群众意见等各方面因素,经过慎重研究确定”。

“结合应用棚改政策对文物进行腾退的这个试点,我们也在研究下一步文物腾退的具体政策。”孙劲松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