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杭州文创产业大风起: 发展国际化之势渐猛(3)

2016-10-30 17:30:45      参与评论()人

赛艇对船身自重严格到以克为单位,如何提高其排水功能是一个国际性难题。为攻克难题,华鹰集团花了逾一年时间投入3000多万元,并请来德国造艇大师克劳斯及其团队,最终成功研发出自动排水功能。

凭借这一设计专利,目前华鹰集团年生产比赛用艇3000多艘,并先后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16年巴西奥运会上,作为官方指定比赛用艇品牌。

“我们把创意看作公司发展的基础。所以,每年不惜拿出总销售额的10%,用于设计研发和工艺创新,这也成就了产品90%以上的出口量。”熊樟友说。

放眼杭州,制笔、箱包、丝绸等本土制造企业,也在文化创意的带动中迎来新的发展前景。以万事利集团为例,其把文化元素植入丝绸,将丝绸产品升级为文化商品。仅去年,其丝绸板块销售同比增长12%,利润同比增长达26%。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环境下,保持两位数的逆势上扬,这在历史经典产业中并不多见。

当前,杭州已有越来越多的制造业认识到创意的重要性,这不仅助推企业在时代浪潮中不断赋予产品新动能,也有效成为了当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数据显示,仅“十二五”期间,杭州文创产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702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232.14亿元,累计增长114.4%,年均增长16.5%。规上文创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从2010年的1457.62亿元增加到3947.89亿元,累计增长178.1%,年均增长22.7%;利税从2010年的174.76亿元提高到888.66亿元,累计增长449.3%,年均增长40.6%。

“文化创意与制造产业相融合,能激发国民经济的活力、促进区域经济长远发展。”杭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陆政品表示,“十三五”期间,杭州将继续推进这一工作。

模式创新:平台建设成就文创黄金时代

模式创新、平台建设,这亦为杭州文创与国际融合搭建起“天梯”。

在钱塘江南岸,夜幕之下的11幢高楼组成的巨幕灯光秀,引发着无数路人驻足赞叹。作为城市亮化工程的一部分,它如滚动的“城市画卷”缓缓展示了:钱王拉弓射潮,动漫机器人翩翩起舞,春天的鸟语花香以及夏日的荷叶田田。这一段12分钟的灯光秀,每个部分都堪称惊艳。而这精彩背后的“画师”是,只有五年创建史的杭州佰影数字影视有限公司。

“得益于公司所在园区提供的房租补贴、项目资助以及智能培训等服务,我们的成长速度很快。”该公司创始人、艺术总监林志龙表示,源于文创平台的孵化,公司才有实力抓住这次墙体灯光秀的机遇,为后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林志龙所在文创园区隶属于之江文化创意园,作为杭州首批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之一,这里除了有健全的设施和完善的服务,还针对平面设计、影视后期制作等板块开设国际化、专业性的暑期培训班,并引进蔡志忠、孟京辉、王伟忠及法兰瓷、风赋国际娱乐中国运营总部等名人名企,增强园区的文化创意氛围。

这只是杭州文创园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杭州通过文创园区及楼宇建设,不断强化文创产业的集聚效应。目前,杭州已建成5家国家动画产业(教育)基地、7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4家市级园区、33家市级文创楼宇。此外,还认定了10个市级文创小镇培育对象。

“从自发集聚、目标确立,到集群化发展战略实施,再到集群化品质的提升,杭州文创在集群驱动的力量下走上了快车道。”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范周说。

正如雄鹰的两翼,园区建设为杭州文创产业与世界的共振发展,提供了展翅的内在动力,而会展平台的打造则为杭州文创产业迈入国际架起了一座桥梁。